被客服连哄带骗签了电子合同?梳理证据链条助您挽回损失
“老师,这个服务真的能保证收益吗?”
“放心啦张先生,我们这边有内部消息的呀,您跟着操作肯定没问题的~”
去年夏天,上海股民张明远(化名)在某持牌投顾公司的热情推荐下,迷迷糊糊签了电子投顾服务协议。可三个月后,账户里的28万本金只剩不到10万。当他想要中止服务时,对方却拿出当初的电子合同:”您看这里写着’投资有风险’的呀…”
一、那些年,我们遇到的”贴心”投顾服务
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不少投资者都遇到过类似情况:
-
“免费诊断”变收费套餐
“先帮您免费分析股票”,等发完所谓的”诊断报告”后,就开始推荐9988元的季度服务 -
“限时优惠”催单话术
“今天签约可以享受5折优惠哦”,很多投资者在时间压力下匆忙签约 -
模糊的风险提示
虽然合同里有风险提示条款,但客服在沟通时往往会说”这只是走个形式”
广东的刘女士(化名)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个经理用广东话同我讲’冇问题啦’,结果半年亏了15万…”
二、电子合同里的”文字游戏”
仔细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发现投顾服务合同往往存在几个问题:
-
服务内容模糊
很多合同只写”提供投资建议”,但不明确具体服务形式和频率 -
业绩承诺擦边球
虽然不会直接写”保本”,但会用”历史成功率90%”等表述暗示 -
解约条款苛刻
有的合同规定”签约后3日内可无理由解约”,但投资者往往在7-15天后才发现问题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三、如何构建完整的证据链
如果您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建议立即收集以下材料:
-
沟通记录
- 保存所有微信/QQ聊天记录
- 录音或录像(部分省份需注意合法性)
-
宣传材料
- 对方发来的收益承诺截图
- 直播间或荐股群的宣传内容
-
资金流水
- 转账记录
- 账户盈亏明细
浙江的王先生(化名)就是通过整理3个月的微信记录,最终成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四、专业团队助您理清思路
很多投资者自己尝试沟通时,常会遇到:
- “这是正常市场波动”
- “您当时认可了服务条款”
- “需要支付违约金”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我们建议:
-
先咨询再行动
了解自己的合同是否存在问题 -
制定合理方案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解决路径 -
专业谈判
通过合规渠道进行有效沟通
“早晓得就早点找专业人士帮忙了…”四川的李女士(化名)在经历两个月的自行沟通无果后,最终在专业人士协助下解决了问题。
五、您的权益值得被保护
投资市场本就充满不确定性,但服务协议中的模糊条款不该成为投资者的负担。如果您:
- 近5年内签订过投顾服务协议
- 认为服务与承诺严重不符
- 希望了解合同是否存在问题
不妨先做个简单咨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可能的选择。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