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 正文图片 -->
<!-- 正文 -->
<p>每经评论员 胥帅</p>
“大股东协议转让+私募基金接手”这一资本运作模式近来出现新动态,协议转让的锁定期大幅延长。6月以来,多份协议转让补充协议显示,私募等受让方主动将锁定期从原本的6个月延长至12个月乃至18个月。此外,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威领股份、岱勒新材、罗欣药业等10余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终止了协议转让,当月终止转让的案例数量几乎与前4个月的总量持平。
大股东协议转让本身是符合减持新规的,新规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或者特定股东减持,采取协议转让方式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得低于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5%”,以及“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其所受让的股份”。去年5月24日至12月,在超过半年的时间里,有3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东协议转让计划或进展公告。不过,市场对私募受让方6个月的锁定期颇有微词,认为这一期限过短,质疑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减持套利的空间。
这也引发一些猜想,即大股东一次性减持5%的股份,私募可能扮演了“过桥减持”的角色。其逻辑是,私募受让股份6个月后,将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之后利用“小非”身份帮助大股东规避减持新规的相关要求。
而且,半年的锁定期与上市公司财报周期高度重叠。根据沪深交易所的规则,上市公司需在每年4月30日前披露年报、8月31日前披露半年报,6个月的锁定期恰好覆盖了财报窗口期。这就使得部分大股东可能在协议转让时,利用尚未公开的业绩数据向私募择机减持,从而形成“信息差”套利。
但“大股东协议转让+私募基金接手”的资本运作模式并非需要被完全否定,它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模式能够避免在二级市场集中抛售或买入对股价造成冲击,同时还能引入专业机构,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而锁定期的延长,则找到了保护中小投资者与维护市场流动性之间的平衡点。当私募受让方将锁定期延长至12个月后,短期投机套利空间被大幅压缩。因为私募受让方至少要经历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这4个财报窗口期,大股东很难预知一年后的具体情况。以航天宏图为例,其私募受让方更是主动将锁定期从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进一步弱化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将锁定期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周期绑定,不仅遏制了短期套利行为,还为培育耐心资本进入市场创造了空间。私募机构并非都是进行短周期“高抛低吸”的套利资本,也可以是战略投资者或者有耐心的产业资本。私募作为重要的产业资本承接方,其作出的12个月以上锁定期的承诺,客观上推动了战略投资与价值发现的深度融合。实践中会诞生高净值的耐心资本,它们能为市场起到示范效应,进而帮助资本市场培育长期投资文化,为资本市场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 当没有勾选文章中显示缩略图时,在文章最末尾加上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
<!-- 页数 -->
</div>
相关推荐
- 投顾公司不给退费还威胁怎么办?掌握与投顾公司有效沟通的技巧,成功挽回损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 投顾乱推荐导致亏了30万!了解清楚退费的完整流程,完全有理由申请退款!
- 投顾公司不给退费还威胁怎么办?你可能被“套路”了,我们已帮助上千位投资者成功退费!
- 投顾平台疑似跑路,钱还能追回吗?小心!这几种情况属于违规,立即行动,为自己的权益而战!
- 意识到自己被“荐股群”套路后,别急!三步教你合法追回,拿回属于你的钱是完全正当的!
- 面对投顾承诺无法兑现的窘境,小心!这几种情况属于违规,立即行动,为自己的权益而战!
- 在被投顾业务员恶意欺骗后,你可能被“套路”了,你的委托将得到最专业的处理!
- 城市24小时 | “龙头”半年报出炉,“第一省会”继续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