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客服连哄带骗签了电子合同?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合法申诉,拿回属于你的钱是完全正当的!
“王先生,您看这支股票,我们内部消息说下周至少30%涨幅!现在加入VIP会员,还能享受一对一专家指导…”去年三月,杭州的李先生(化名)就接到了这样一通热情洋溢的电话。短短两周内,他从最初2980元的”体验服务”,一步步被说服升级到8.8万元的”至尊VIP套餐”。结果呢?所谓”稳赚不赔”的股票不仅没涨,反而连续跌停。当李先生想讨个说法时,对方却拿出电子合同说”白纸黑字都写着风险自担呢”。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一、这些”甜蜜陷阱”你可能也遇到过
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我见过太多类似案例。这些持牌机构(详见处罚文书)的套路往往如出一辙:
- “限时优惠”轰炸:”今天签约立减5000!””名额只剩最后3个!”制造紧迫感让你来不及思考
- “成功案例”洗脑:微信群天天晒盈利截图,其实都是PS的”样板间”
- “专家背书”迷惑:自称”前券商首席””私募大佬”,实际上可能只是刚毕业的实习生
- 合同条款埋伏笔:用极小字体注明”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签约时却刻意引导你忽略
上海的张阿姨(化名)就中过招:”伊拉(他们)讲得花好稻好,啥子’跟庄吃肉’咯,结果把我养老本都套牢了!”她花了6万买的”金股推荐”,三个月亏掉40%。
二、电子合同不是”免死金牌”,这些法规你要知道
很多投资者以为签了电子合同就没办法了,其实大错特错!根据《证券法》第136条,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不得”向客户承诺投资收益”或”以虚假信息、市场传言为依据提供建议”。常见的违规点包括:
违规情形 | 法律依据 | 维权要点 |
---|---|---|
承诺保本收益 | 《证券法》第136条 | 保存聊天记录/录音 |
未充分揭示风险 |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22条 | 查证风险告知书签署流程 |
夸大宣传过往业绩 |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24条 | 要求提供完整历史交易记录 |
深圳的赵先生(化名)就是靠通话录音,成功要回了5.2万元服务费:”那个经理亲口说’至少赚20%’,这就是铁证啊!”
三、三步走维权方案,这样做更有效
-
冷静整理证据
立即备份所有沟通记录:微信聊天、通话录音、转账凭证。特别是对方承诺收益的内容,这往往是突破口。 -
正式发函申诉
通过邮政EMS向公司发送《服务异议函》,要求书面回复。记得在封面注明”内附法律文件”并保留回执。 -
专业协助谈判
“我自己折腾半个月没结果,找专业人士三天就谈妥了。”长沙的周女士(化名)通过系统梳理证据链,最终协商拿回大部分费用。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四、这些误区让你错失良机
- ✖️ “钱不多算了”:很多机构就是吃准这种心理,实际上小额集中投诉更容易解决
- ✖️ “过了这么久没戏”:民事诉讼时效是3年,且从知道权益受损日起算
- ✖️ “合同写了风险自担”:格式条款加重客户责任的可能无效
记住,正规持牌机构最怕监管关注。成都的吴先生(化名)透露:”他们一听说我要向行业协会反映,马上态度就软了。”
五、您的钱,值得再争取一次
如果您近五年内:
- 被诱导购买过投顾服务
- 签电子合同时未充分了解条款
- 实际收益与承诺严重不符
不妨花几分钟咨询专业人士。毕竟那些可能是您的血汗钱、养老钱、孩子的教育基金…
特别提醒:维权黄金期通常是服务终止后6个月内,越早行动成功率越高!
<div class="qr">
<p>微信扫码快速咨询:</p>
<img src="https://www.zc91.cn/wp-includes/images/wechat_qr.jpg" alt="微信二维码">
</div>
法律声明:本文所述案例均为化名处理,所述维权方案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投资有风险,选择服务时请谨慎核实机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