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望到醒悟:一位股民的投顾服务退费之路
“老师,这支票真的能涨30%吗?”老李(化名)颤抖着手指,在”金股交流群”里发出这条消息时,账户里已经躺着刚转出的8万元服务费。三个月前,他还是个对股市一知半解的退休教师,如今却成了某持牌投顾机构的”尊享客户”。
一、甜蜜的陷阱:那些让人心动的承诺
老李的故事要从2022年夏天说起。某天微信突然弹出好友申请,对方自称是某知名投顾公司的客服小王。”阿姨叔叔叫得亲热得很,说他们有个免费股票交流群,每天都有老师分析大盘。”老李回忆道,”进去后发现群里热闹得很,天天有人晒盈利截图。”
这种场景您可能不陌生:
- 早盘准时推送的”今日金股”
- 群友晒出的”涨停板”收益
- 老师直播时反复强调的”跟紧操作”
- 不断暗示的”名额有限”升级服务
“最开始39800元的季度服务,老师说可以带我操作三支’主力布局股’。”老李苦笑着摇头,”后来又说要参加’私募建仓计划’得再交5万,前后投进去13万多。”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觉醒时刻:当承诺变成泡影
转折出现在去年10月。老李发现:
- 所谓”金股”多数跑输大盘
- 老师频繁更换操作策略
- 要求补仓时永远联系不上人
- 盈利截图被群友认出是PS的
“最气人的是有支票亏了20%,老师居然说’早就提示过风险’!”老李翻出聊天记录,”明明当时说的是’主力洗盘,越跌越买’啊!”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我们梳理发现,常见争议点包括:
- 服务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
- 未进行风险评估即推荐高风险产品
- 频繁要求追加服务费用
- 投资建议缺乏合理依据
三、破局之道:理性维权三步走
当老李找到专业团队时,维权顾问小羊(化名)给了他三个建议:
-
证据固化
-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转账凭证
- 整理服务合同与宣传材料差异
- 记录对方承诺的收益与实际差距
-
合规分析
- 核查投顾公司展业资质
- 比对服务流程与行业规范差异
- 评估宣传话术的适当性
-
协商策略
- 制定分阶段沟通方案
- 准备替代性解决方案
- 把握最佳协商时机
“没想到他们态度转变这么快。”老李回忆道,”证据摆出来后,第七天就收到了部分退款,半个月内解决了问题。”
四、防患未然:这些信号要警惕
结合多个案例,我们总结出这些危险信号:
✅ 宣传话术
- “保证收益”、”稳赚不赔”
- “内幕消息”、”主力动向”
- “限时优惠”、”名额紧缺”
✅ 服务过程
- 频繁更换指导老师
- 不断要求升级服务
- 亏损后推卸责任
✅ 合同细节
- 风险提示条款模糊
- 服务标准难以量化
- 退费条件极为苛刻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五、写在最后
投资本应是理性决策的过程,但当情绪被精心设计的话术调动,再精明的投资者也可能迷失方向。如果您也遇到过类似情况,记住:
- 及时停止追加投入
- 系统整理相关证据
- 寻求专业团队协助
特别提示:近五年内因投顾服务产生争议的投资者,可联系小羊维权团队(电话/微信:158 2783 9931)获取针对性建议。我们承诺不成功不收费,用专业为您守护合法权益。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案例经过技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