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资变”投顾”:一位股民与持牌机构的退费拉锯战
“老师,不是说好这只票至少三个涨停板吗?”老陈盯着绿油油的K线图,手指微微发抖。三个月前加入的”至尊VIP服务群”里,那位自称从业二十年的王老师突然集体禁言,只留下一句”市场短期调整”的公告。这位上海老股民怎么也没想到,交了8.8万元服务费的”专业投顾”,推荐的股票竟连续五天跌停。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一、那些年踩过的”专业服务”坑
老陈的遭遇绝非个例。我们梳理近两年金融纠纷案例发现,某些持牌投顾机构(详见相关处罚文书)的营销套路惊人相似:
-
“免费诊股”钓鱼
杭州的周女士收到”某证券研究所”短信,声称可免费诊断持仓。输入股票代码后立即弹出红色预警:”主力正在出货!速联系投顾老师避险” -
“战绩”包装术
深圳90后小张被拉入”私募建仓群”,群里每天晒出涨停板截图。后来才发现,所谓”昨日建仓标的”其实是盘后才公布的”模拟组合” -
服务升级连环套
“先交29800元基础服务费,要获取牛股还得升级298000元钻石会员”——这种层层加码的套路,让重庆的吴先生最终损失42万元
二、藏在合同缝隙里的玄机
当我们协助老陈整理材料时,发现投顾公司提供的《服务协议》存在多处模糊条款:
-
收益承诺擦边球
“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表现”的免责声明下,却标注”预期年化收益率80%-120%”的小字 -
服务内容空心化
承诺的”每日三支金股”实际是公开研报摘录,所谓”机构席位数据”竟是Level-2行情软件的基础功能 -
退费机制设陷阱
7天冷静期条款被埋在合同第17页附件,且要求”书面申请须经风控部30日审核”
三、维权退费的关键突破口
通过分析217例成功案例,我们发现三个最有效的证据收集方向:
-
宣传资料固化
及时保存直播间录屏、微信聊天记录(注意要完整时间戳),特别是含有收益承诺的内容 -
资金流向追踪
查清服务费是否进入对公账户,很多纠纷源于销售人员私下收取”会员费” -
服务价值比对
将实际获得的服务内容与同价位正规投顾服务横向对比,凸显质价不符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四、退费谈判的”黄金72小时”
老陈最终通过系统维权拿回了部分费用,整个过程有几个重要节点:
-
证据链整理期(1-3天)
将58页微信聊天记录按时间线梳理,标注出12处明显误导性陈述 -
首次沟通试探期
对方起初以”投资有风险”推诿,直到我们出示同期其他客户相同话术证据 -
方案博弈阶段
从最初咬定”最多退20%服务费”,到最终达成双方接受的调解方案
需要提醒的是,每个案例具体情况不同。就像上海人讲”螺丝壳里做道场”,维权退费讲究证据扎实、策略得当。
如果您近五年内遭遇类似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后不妨咨询专业团队:
📞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
(法律声明:本文所述为行业共性现象,不针对特定机构。若您认为自身权益受损,建议通过正规渠道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