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p style="color:#6d6d6d;font-size: 16px;">
每经记者|吴永久 张宛 每经编辑|吴永久
</p>
<!-- 正文图片 -->
<!-- 正文 -->
<p>近期,上证指数持续走强,6月A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意愿有所降温,部分龙头公司的回购节奏也有所放缓,不过这并未影响本轮回购热潮的持续推进。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美的集团、宝丰能源等公司在6月挑起回购大旗,或者正式启动新回购,或者不断加码回购金额;6月回购交易金额环比大增88%。而正在回购的公司中,央企积极履行责任担当,不仅从多个维度迅速响应政策号召,更以实际行动和真金白银实施回购。不过,各家公司回购进展不一。</p>
6月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意愿有所降温,但互联芯片龙头一天发两份回购方案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2025年6月共有30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股份预案公告(其中2家为董事长提议公告),与5月公司数量(29家)基本持平。以回购公告数据为准,这30家公司的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约59.27亿元,较5月份75.33亿元,环比下降21.32%。其中超过1亿元(含)的有15家,占比50%。
申万宏源研报表示,随着市场回暖,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意愿有所降温。这不仅体现在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数量已经连续2个月维持较低水平;具体到公司层面,发布大额回购计划的公司数量也较少。
上述30家公司中,拟回购金额上限居前的公司有山鹰国际、龙佰集团、澜起科技、盛新锂能、广大特材等,拟回购金额上限分别为:10亿元、10亿元、8亿元(两份方案合计)、5亿元和4亿元。
其中存储互联芯片龙头澜起科技在6月21日一天内发布了两份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均为2亿~4亿元;回购用途上,第一份回购方案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周期3个月;第二份回购方案为注销减资,回购周期12个月。目前第一份回购方案已经正式启动,截至6月底,累计回购了7,904.86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公司公告表示,第二份回购方案将于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且第一份回购方案实施完毕之后开始实施。为什么公司同时发布两份回购方案?每经资本眼研究员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澜起科技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一直都有通过分红、回购等多种措施回馈投资者。如果第二份回购方案实施的话,注销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可以增厚每股收益的。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货币资金账面上有接近72亿元,两次回购都使用自有资金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的经营或研发。
广大特材6月18日发布本次回购预案公告,拟回购2亿~4亿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及/或股权激励,或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这已经是本年度的第二次回购方案了。6月20日,公司又公告称,本年度第一次回购方案已经完成,实际回购周期为1月13日至6月19日,累计回购4亿元,约占公司总股本的8.14%,顶格完成回购计划。
广大特材主要从事高端装备特钢材料和高端装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日前,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上涨368%。广大特材二级市场表现也较为强势,自去年“9·24行情”以来,股价一直处于上升通道,截至本年度7月11日,以前复权计算,股价已累计上涨201.4%;2025年以来涨幅也近80%。
6月发布回购预案的公司中,还有一些公司是因触发稳定股价措施而回购。比如丛麟科技6月27日晚间公告表示,近期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稳定股价实施回购。回购价格上限为: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且经除权除息调整后的2024年度每股净资产19.09元/股。不过,回购预案发布后第一个交易日(6月30日),公司收盘价达到19.11元,已超过回购价格上限。随后几天股价继续上涨,截至7月11日收盘价达20.93元。
与丛麟科技的股价对比来看,本次回购方案的价格上限明显偏低。难道回购价格上限不能超过每股净资产?丛麟科技董秘办工作人员向每经资本眼研究员表示,这个是《招股说明书》里面的承诺,写清楚的。目前的价格没办法实施回购。(不过)回购期半年,到时候看有没有机会,价格下来的时候肯定就要履行回购了。回购方案已经发了,周一(7月14日)就要上股东会审议了,有条件肯定要继续履行当时承诺里面规定的这些动作。
部分龙头回购节奏放缓,新一批公司接力;6月回购交易金额环比大增88%
申万宏源研报表示,前期发布的回购预案开始集中落地。6月,实施回购的交易共有102笔,交易金额约177.8亿元(仅统计在公开市场上以集中竞价进行回购的),环比5月增长88%。
不过,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截至目前累计回购金额居前的公司中,有部分公司在6月回购节奏有所放缓。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正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有近500家公司发布了截至6月底的最新回购进展公告,累计回购金额居前的有贵州茅台、徐工机械、牧原股份、海康威视、宁德时代等,累计回购金额分别为:52.02亿元、27亿元、21.1亿元、18.48亿元、15.51亿元。而这些公司在6月单月分别回购了:1.02亿元、0元、0元、2.85亿元、0元。除海康威视外,其余4家公司6月单月的回购金额较4月和5月都下降了。其中贵州茅台5月单月回购了20.61亿元,6月仅回购1.02亿元;徐工机械在该份回购方案中6月零回购,不过该公司在6月正式启动了另一份用于注销的回购方案;牧原股份和宁德时代则是在4月大手笔回购后,5月和6月连续两个月零回购。
上述各行业龙头公司在4月开始的回购热潮中起到了较好的引领风范,6月回购节奏虽有所放缓,但前期发布回购预案的其他公司中,有多家在6月挑起回购大旗,或者正式启动新回购,或者不断加码回购金额。
6月单月回购金额居前的公司有:美的集团、国泰海通、海尔智家、万华化学、宝丰能源等,分别回购了:9.73亿元、4.94亿元、4.82亿元、4.45亿元、4.3亿元。其中,美的集团是3月底发布的本次回购预案,6月正式实施,单月大手笔回购9.73亿元。国泰海通前两个月回购金额均不足3亿元,6月份加大回购力度,单月回购了4.94亿元;宝丰能源5月15日启动首次回购,截至6月底,已累计回购10亿元。
同时,在6月宣布完成回购计划的65家公司中,也有多家公司回购进度较快。其中,三安光电累计回购金额最高,4月10日发布回购方案,6月4日完成,顶格回购14.99亿元。药明康德紧随其后,4月18日实施首次回购,6月20日即实施完毕,累计回购10亿元。
正在回购央企中超七成为注销减资,贷款总额上限超80亿元
目前正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央企积极履行责任担当,从多个维度响应政策号召,以实际行动和真金白银实施回购。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正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发行人企业性质为央企的有34家公司在6月发布了回购动态。其中,31家公司发布了截至6月底的最新回购进展,还有3家公司在6月宣布完成回购。
首先,从回购用途看,多家央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注销式回购公司数量占比超七成。去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和11月正式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都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将回购股份依法注销。上述34家央企上市公司中,有25家的回购用途都为注销减资,占比73.53%,明显优于A股整体平均水平。
资金来源方面,多家央企积极利用央行的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加快落地回购方案。2024年10月17日,央行推出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为上市公司实施回购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国外运、招商积余、招商蛇口等招商系公司于同日推出回购方案。10月20日开始,这些公司又陆续宣布取得《贷款承诺函》。上述34家央企中,目前有19家的资金来源中包含有回购专项贷款,贷款总额上限超80亿元。其中海康威视贷款上限最高,达17.5亿元。而招商蛇口和招商港口披露的贷款承诺函中的贷款金额上限,均与本次拟回购金额上限一致,据此计算,贷款比例上限达100%。央企对于国家政策的响应速度较快,为后续更多上市公司申请回购专项贷款,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回购贷款政策通过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回购积极性,帮助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投资价值、减少股价波动,为其进行市值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释放出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意识提升的积极信号,有助于带动资本市场整体质量提升。
再从回购金额看,以披露的回购最新进展公告为准,上述34家公司累计回购金额已达61.62亿元,整体完成度约占拟回购金额下限(91.76亿元)的67.15%,整体回购进度较稳健。目前有10家公司的实际回购金额已超过各自拟定的拟回购金额下限。其中,有8家公司的回购事项仍在正常推进中。而另外两家公司京沪高铁和石化油服均已宣布完成。京沪高铁本次累计回购金额10亿元,用于注销减资,目前本次回购股份已全部注销完成。
20家央企掀起本轮回购热潮,招商系7大上市公司进展各异
在今年4月的回购热潮中,央企对于管理层的政策号召同样迅速而密集。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在国资委号召下,多家央企在同日接连发布回购相关公告,掀开了A股4月回购热潮的序幕。上述34家公司中,中远海发、国投资本、中国中铁、中航重机等20家央企均是在4月以后发布的回购预案。
比如同属国防军工的4家中航系央企:中航光电、中航高科、中航机载和中航重机均在4月8日午间宣布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股份,并在同月先后公布了回购方案。截至本文发稿时间,除中航机载外,其他三家公司均已正式启动回购。其中,中航光电截至6月底,已累计回购7201.26万元。中航高科7月1日开启了首次回购,当日回购金额394.8万元。中航重机则是7月9日正式启动首次回购,回购金额1500.34万元。
而中航机载董事会4月18日就已审议通过了本次回购方案,为何迟迟没有开启回购?每经资本眼研究员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中航机载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6月份在做2024年度的权益分派事宜,考虑到回购事项(会)涉及到差异化分红,流程很长,所以就一直没做,想等分红完再做回购。近期就会启动,就这两周。
而此前已发布回购预案的多家央企上市公司,也在4月密集宣布加快回购进度。比如“招商系”七家上市公司:招商轮船、招商港口、招商蛇口、招商公路、中国外运、招商积余和辽港股份,4月8日盘前集体发布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及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可,计划提速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巩固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三个月过去了,这7家公司目前的回购进度如何呢?每经资本眼研究员汇总了这7家公司4月以来的回购数据:
从统计情况看,招商轮船已于5月20日顶格完成本次回购计划,累计回购了4.43亿元,回购速度最快。其余6家公司仍在正常推进中,其中辽港股份、中国外运、招商蛇口、招商港口四家公司的累计回购金额均已超过拟回购金额下限。辽港股份累计回购金额最高,达到5.45亿元。近日,辽港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第二次股份回购金额已超过回购金额下限,后续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回购计划。
上述7家公司中,招商积余拟回购金额最低,拟回购0.78亿~1.56亿元;截至目前,回购进度又是最慢的。4月宣布加快回购进度后,当月回购了496万元。但是5月和6月回购事项又停滞了,目前累计回购了1586万元。每经资本眼研究员致电招商积余董秘办,就回购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招商积余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的回购决策是回购小组一起决定的,目前也聘请了招商证券做顾问;回购小组会和招商证券商议后共同下单。后续会根据公司统筹安排,按照公司发布的回购方案在约定期限内完成回购计划。
招商积余虽然整体回购进度较慢,但二级市场表现不错,截至7月11日,本年度累计涨幅为17.22%,在7家公司中涨幅最大。
免责声明:本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当没有勾选文章中显示缩略图时,在文章最末尾加上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
<p style="color:#6d6d6d; font-size:small;">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223117604</p>
<!-- 页数 -->
</div>
相关推荐
- 投顾承诺的“稳赚不赔”是真是假?我们帮你梳理证据链条并撰写投诉材料,立即行动,为自己的权益而战!
- 发现投顾服务与宣传严重不符,切勿慌张,我们为你提供专业法律支持,教你如何拿回血汗钱!
- 家里老人被忽悠交了投顾费,能退吗?我们帮你梳理证据链条并撰写投诉材料,你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护!
- 投资亏损的钱,能让投顾赔吗?抓住对方违规操作的关键点,你的委托将得到最专业的处理!
- 投顾平台疑似跑路,钱还能追回吗?了解这些维权技巧和方法,挽回你的血汗钱其实并不困难!
- 投顾服务费可以追回吗?可以的合同有漏洞!抓住这几点,最快当天就能追回!
- 支付大笔费用却未得到应有服务,保存好聊天记录和宣传资料,拿回属于你的钱是完全正当的!
- 支付大笔费用却未得到应有服务,你的感觉没错!服务与收费不匹配,亲测有效,已成功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