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客服连哄带骗签了电子合同?你的感觉没错!服务与收费不匹配,维权退费不是梦!
“王先生,我们这个高级会员服务绝对物超所值!”电话那头,投顾公司的客服小李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只要升级到VIP,每天都能收到3-5支涨停板股票,年收益率至少翻倍!”
一场价值8万元的”投资教育”
杭州的王建军(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短短一个月内,从一个谨慎的股市新手变成某持牌投顾公司的”钻石会员”。回忆起那段经历,老王摇摇头:”阿拉上海人讲’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当时就是鬼迷心窍了。”
事情要从去年3月说起。老王在浏览财经网站时,看到一个”免费诊股”的弹窗广告。出于好奇,他留下了联系方式。第二天,自称”金牌投顾”的小李就打来了电话。
“刚开始态度特别好,天天嘘寒问暖,比亲儿子还亲。”老王苦笑着说,”后来就开始推荐他们的’牛股内参’服务,说原价5万8,现在活动价只要2万8。”
从免费体验到层层加码
投顾公司的套路往往如出一辙:先用免费服务吸引投资者,再通过”限时优惠”、”名额有限”等话术诱导签约。广州的刘女士(化名)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最开始是免费股票群,每天发些不痛不痒的分析。”刘女士回忆,”后来群里突然开始晒’老师’的实盘收益,动不动就是涨停板,看得人心痒痒。”
在群管理员的反复游说下,刘女士花了1.8万元购买了基础服务。但这才刚刚开始…
“买了基础版后,他们又说这个版本收益有限,要升级到专业版才能享受’核心股票池’。”刘女士说,”就这样,我从1.8万加到3.6万,最后又补到6.8万,前后不到两周。”
服务与承诺严重不符
更让投资者气愤的是,高价购买的服务往往与承诺相去甚远。四川的张先生(化名)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说好的’一对一专属服务’,结果就是每周发几份模板化的分析报告。”张先生气愤地说,”推荐的股票不是已经涨完了就是一直跌,跟他们承诺的’提前布局’完全两回事!”
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 承诺的”每日金股”变成网上随处可见的普通推荐
- “专家实时指导”只是复制粘贴的群发消息
- “高胜率交易策略”实为高风险操作
电子合同里的”文字游戏”
很多投资者在签约时没有仔细阅读电子合同,这恰恰给了某些机构可乘之机。合同中常见的”陷阱条款”包括:
-
服务效果不保证条款
“本公司不承诺任何投资收益”等字样往往被放在不显眼的位置 -
自动续约条款
一些合同会设置自动续费,若不主动取消将默认继续服务 -
责任免除条款
将投资损失完全归咎于市场风险,规避机构责任
“当时客服催得急,说优惠马上结束,让我快点签字。”王先生说,”后来才发现合同里写的和他们口头承诺的完全不一样。”
维权退费的正确打开方式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投资者的第一反应是自认倒霉。但其实,通过合理途径维护权益是完全可能的。以下是几个成功案例的共同特点:
-
保存完整证据链
包括通话录音、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 -
明确服务不符点
对比宣传承诺与实际服务的差距 -
专业指导协商
寻求有经验的人士帮助制定谈判策略
“刚开始我自己去理论,对方态度很强硬。”刘女士说,”后来在朋友推荐下找到专业人士帮忙,不到两周就拿回了大部分费用。”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如何避免投资陷阱
-
警惕高收益承诺
金融市场没有”稳赚不赔”的神话,收益率越高风险越大 -
核实机构资质
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机构是否持牌 -
理性评估服务价值
投顾服务的合理价格区间通常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
细读合同条款
特别关注责任划分、退费条件等关键内容 -
分期支付费用
尽量避免一次性支付大额服务费
投资者的心声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承诺太美好反而不真实。”王先生感慨道,”但当时被他们说得天花乱坠,总想着’万一真的呢’。”
刘女士则提醒其他投资者:”千万别被所谓的’限时优惠’冲昏头脑,好东西不需要这么急着卖。”
张先生的建议更直接:”遇到这种情况别怕麻烦,该维权就要维权。我的经验是,你越坚持,对方越容易妥协。”
写在最后
投资本应是理性决策的过程,但在某些机构的营销话术下,很容易变成冲动消费。如果您也曾遇到类似情况,记住:及时止损永远比越陷越深明智。
维权退费不是梦,关键在于采取正确的方式和途径。与其独自生闷气,不如主动寻求解决方案。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