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p style="color:#6d6d6d;font-size: 16px;">
每经记者|李星 每经编辑|裴健如
</p>
<!-- 正文图片 -->
<!-- 正文 -->
<p>据新华社消息,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p>
7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召开,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以及遏制“内卷式”竞争意义重大。“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同推进下,以及中国汽车产业链相关方共同努力下,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一定会很好地解决,进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叶盛基认为。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也向记者表示,目前反“内卷式”竞争不仅受到产业主管部门重视,也得到了国务院层面的关注,相信无序“价格战”问题将得到有效管控,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秩序将逐步走向良性化。
有效控制车市无序价格竞争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前4个月,国内车市降价车型已达60多款。今年5月,“价格战”进一步加剧,在头部车企大范围、大幅度降价带动下,多家车企跟进效仿,降价车型达百余款之多,降价幅度最高超5万元。
在叶盛基看来,“内卷式”竞争是一种不公平、不规范的非正常竞争,是无底线的“价格战”,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来说危害极其严重。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则用“情况恶劣”“问题严重”来形容“内卷式”竞争。“面对当前的‘内卷式’竞争,相关主管部门必须采取严厉处理措施。”崔东树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在业界看来,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新能源汽车)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即剑指当前新能源车市存在的无序“价格战”问题。“此举可以有效控制当前车市的无序价格竞争,尤其对成本体系建立有效监控,确保新能源汽车成本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不能无限制地降低成本、降低价格。”崔东树告诉记者。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铁也表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是揭露企业不合理定价行为,及时发现和预警价格异动的必要手段。
“从新能源车的整体发展成熟度和成本角度来看,我们没有‘卷’的理由,更没有‘卷’的资本。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实施有序公平竞争、有效竞争、科学竞争。”叶盛基说。
他认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是整个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头部企业、产业链相关方应该携起手来,推动产业链不平衡问题的解决,且应以坚守竞争“底线”为前提。
推动产业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
除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外,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指出,要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这能够有效避免企业在产品配置、安全、环保性能等方面‘缩水’,从而守住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王铁认为。
事实上,早在6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
“这既是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营销的标准要求,也是遏制车市价格‘内卷’现象的举措之一。”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分析认为。
今年6月,17家重点汽车企业陆续发声,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被视作为推进汽车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迈出扎实一步。“这场账期‘变革’,是中国汽车产业建立新型供应链关系的契机,只有停止向供应商转嫁成本压力,才能真正构建技术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命运共同体’。”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认为。
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的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要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王铁认为,确保重点车企将“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承诺落实到位,是保障中小企业资金链稳定、改善产业生态的重要一环。要着力引导行业建立长期互信的整零关系,推动产业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称,真正的竞争优势最终要依靠价值创造,需要汽车企业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多维度发力。
<!-- 当没有勾选文章中显示缩略图时,在文章最末尾加上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
<!-- 页数 -->
</div>
相关推荐
- 对投顾公司的专业能力产生质疑时,别急!三步教你合法追回,这是你拿回费用的最后机会!
- 【数据看盘】出海白马股遭机构大幅甩卖 四家实力游资联手抢筹麦格米特
- 为什么我买的投顾产品总是在亏?向正规的监管渠道提交投诉,这是退费维权的核心证据!
- 对投顾公司的专业能力产生质疑时,官方回应:只要证据确凿,不懂流程?一条消息教你搞定!
- 投顾服务没效果还一直亏损怎么办?寻求专业团队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亲测有效,已成功退费!
- A股规模最大吸收合并项目迎重大进展 证监会、上交所高效赋能注入“强心剂”
- “雪糕刺客”钟薛高跌落谷底 曾经的新消费网红品牌为何不再受宠?
- 面对投顾公司拒绝退款的无理要求,别吃哑巴亏,这份维权模板请收好,避免成为下一个“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