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荐股群到维权路:一位股民的退费心路历程
“老师,我这个月工资全投进去了,现在连买菜钱都没了…”杭州的王阿姨(化名)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屏幕上是某持牌投顾机构发来的第17条”加仓建议”。三个月前被拉入”涨停板交流群”时,她怎么也想不到会走到这一步。
一、温柔的陷阱:那些年我们遇到的”贴心服务”
去年冬天,王阿姨通过短视频接触到某证券投顾服务。对方客服用上海话亲切地喊她”阿姐”,每天准时发送”早盘金股”。当她试探性买入其中两只果然小赚后,对方立即推荐了价值59800元的”至尊VIP服务”,承诺”一对一专家指导”。
这种套路并不新鲜:
- 免费甜头阶段:先给几只表现尚可的个股建立信任
- 情感渗透:客服用方言拉近距离(四川话的”嬢嬢”、粤语的”阿叔”很常见)
- 饥饿营销:”最后3个名额”、”限时特惠”轮番轰炸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觉醒时刻:这些信号说明你可能需要维权
当王阿姨发现所谓”专家”同时指导200多人操作同一支股票时,终于意识到问题。这些典型征兆值得警惕:
预警信号 | 具体表现 |
---|---|
服务内容缩水 | 承诺的每日研报变成网络公开资料 |
操作建议矛盾 | 不同老师对同一股票给出相反判断 |
费用不断升级 | 从888元基础服务到数万元”私募通道” |
南京的年轻股民小李(化名)则是在发现直播间”涨停预测”与实际走势偏差达73%后,开始收集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
三、退费实操指南:步步为营的协商策略
-
证据固化阶段(3-5天)
- 整理完整的服务协议(重点标注承诺条款)
- 导出全部聊天记录(特别是收益承诺内容)
- 统计所有支付凭证(包括”咨询费”等变相收费)
-
理性沟通阶段(5-7天)
“我和他们周旋了整整两周,”小李回忆道,”每次通话都录音,明确表示’不需要继续服务,只求合理解决方案'”。 -
专业协助阶段
当自行协商陷入僵局时,王阿姨通过朋友介绍联系到专业团队。在提供完整证据链后,对方机构态度明显软化,最终在10个工作日内达成和解。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四、防患于未然:这些”避坑”常识要牢记
- 警惕”100%胜率”话术(某涉事机构宣传材料显示其准确率实际仅39%)
- 确认服务人员执业编号(可通过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
- 小额试水验证实力(建议先用最低档服务测试实操水平)
特别提醒:如果您在近三年内购买过投顾服务并认为存在夸大宣传、服务不符等情况,建议保存好相关证据。专业团队可协助您通过协商等途径争取合理解决方案,📞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成功追回后再支付服务费用,零风险保障您的权益。
(注:文中案例经当事人授权使用,关键信息已做脱敏处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