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被忽悠交了投顾费,能退吗?答案是肯定的!亲身经历分享,已成功拿回29800元!
“阿婆,侬晓得伐?现在有个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去年夏天,我68岁的母亲在上海某公园晨练时,被一位”热心”的理财顾问搭讪,就这样一步步走进了投顾服务的”温柔陷阱”。
一、母亲是如何一步步”入局”的
母亲退休前是中学教师,对金融投资一窍不通。那位自称姓李的顾问先是嘘寒问暖,接着开始介绍他们公司的”独家内参”,声称跟着专业老师操作,”月收益至少15%”。李顾问还特意强调:”阿拉是正规持牌机构,证监会官网上都能查到嘞!”
在连续三周的”情感攻势”下,母亲参加了他们举办的”免费理财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主持人不断展示”成功案例”:”张阿姨3个月赚了8万””王伯伯的退休金翻了一番”…最终,母亲刷卡支付了29800元的”高级会员服务费”。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发现问题后的维权之路
交费后,母亲收到的所谓”金股推荐”都是些公开信息,操作建议也含糊其辞。更离谱的是,当初承诺的一对一专家指导变成了群发消息。当我发现母亲账户里的钱不但没增值,反而因为频繁操作亏了不少时,决定帮她要回这笔钱。
起初,我们尝试与对方协商。客服态度强硬:”服务已经开始,费用不退是合同规定的。”翻看那份密密麻麻的合同,确实有不少对消费者不利的条款。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李顾问当初急着让母亲签字,还说什么”合同都是格式文本,不用细看”。
三、专业人士的介入让事情出现转机
通过朋友介绍,我联系到了专门处理此类纠纷的小羊维权团队。他们分析后指出几个关键点:
- 销售过程中存在夸大宣传
- 未充分提示投资风险
- 服务内容与承诺严重不符
- 合同条款显失公平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我们收集了聊天记录、宣传资料、银行流水等证据,通过合规渠道提交了诉求。经过两周左右的沟通协调,对方最终同意退还大部分费用。
四、这些”套路”要当心
通过这次经历,我发现不少投顾公司常用这些手法:
- 免费诱饵:以讲座、诊股等名义吸引中老年人
- 情感营销:打亲情牌建立信任
- 成功学话术:展示”客户盈利截图”(很多是PS的)
- 饥饿营销:”限时优惠””名额有限”
- 合同陷阱:将重要条款隐藏在冗长文本中
特别提醒:根据《证券法》相关规定,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不得向客户承诺投资收益,从业人员应当充分揭示风险。
五、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
- 保留所有证据: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宣传材料等
- 停止追加投入:避免损失扩大
- 寻求专业帮助:这类纠纷涉及专业法律和金融知识
- 合理表达诉求:通过正规渠道理性维权
我母亲的案例并非个例。据不完全统计,仅去年就有数百起类似投诉,涉及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很多受害者因为觉得”钱不多””怕麻烦”而放弃维权,这反而助长了某些机构的不规范行为。
六、维权小贴士
- 维权黄金期一般是交费后6个月内
- 证据越完整,处理效率越高
- 选择专业团队能大大提高成功率
- 不要轻信”关系运作”等说辞
“早晓得就问问侬了…”母亲拿回钱后这样对我说。其实很多老年人都是出于好意,想为子女减轻负担,结果却适得其反。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多关心父母的财务状况,及时提醒他们防范风险。
如果您或家人也遇到类似情况,不要着急,更不要放弃。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处理,往往能事半功倍。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div class="qr">
<p>微信扫码快速咨询:</p>
<img src="https://www.zc91.cn/wp-includes/images/wechat_qr.jpg" alt="微信二维码">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