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荐股群”套路后,抓住这些关键点让服务费”回家”
“王师傅,侬看看这个股票群,天天涨停板,阿拉要不要跟?”上海股民老李(化名)上个月在微信上收到老友发来的群链接,从此踏进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财富迷局”……
一、从”天天涨停”到账户缩水:一个老股民的30天历险记
老李加入的”金股研习社”群里,自称某持牌机构(详见处罚文书)的分析师每天分享”独家内参”。群友们晒出的盈利截图让他眼红——”张老师太神了,今天又抓到20cm涨停!”、”感谢老师带我回本!”这样的消息刷了满屏。
在”助理甜甜”的私聊攻势下,老李支付了28800元季度服务费。但跟着操作后却发现:
- 所谓”必涨票”买入就套牢
- 群里的”赚钱学员”突然集体消失
- 要求退款却被推脱”行情波动正常”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这些”红色信号”你遇到过吗?
通过梳理上百起投顾维权案例,我们发现违规操作往往有迹可循:
(1)”稳赚不赔”的话术陷阱
- “这只票至少3个板起步”(实际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 “我们的客户95%实现盈利”(无法提供真实数据佐证)
(2)角色扮演的群聊剧场
- 群里80%成员是托儿
- 伪造交割单和持仓截图
- 用”感恩老师”等话术营造氛围
(3)服务协议里的文字游戏
- 将”投资建议”模糊表述为”信息分享”
- 用”市场有风险”条款规避责任
三、三步找回资金的”黄金法则”
第一步:完整保存这些证据
- 缴费凭证和合同(重点查看免责条款)
- 聊天记录(特别是收益承诺部分)
- 操作记录(证明指导与实际盈亏不符)
第二步:找准对方”七寸”
大部分持牌机构最怕投资者抓住这些违规点:
- 未进行适当性评估(比如向70岁老人推荐杠杆产品)
- 分析师资质造假(查证券业协会官网可验证)
- 私下收取费用(未通过公司对公账户)
第三步:专业团队协助谈判
深圳的周女士(化名)通过系统梳理证据,抓住对方未披露服务风险的关键点,最终在一周内拿回全部费用。”关键是要让对方意识到,继续僵持可能面临更严重后果。”协助她的顾问透露。
四、这些”防坑”知识点要记牢
- 查资质:在证券业协会官网输入机构名称+从业人员姓名双重验证
- 看账户:正规投顾服务费必须走对公账户
- 留痕迹:重要沟通尽量通过文字留存
“现在回想起来,群里那些’学员’说话都像复制粘贴的。”成功退费的老李感慨道。其实很多投资者只要早发现这些细节,完全能避免损失。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记住:时效是关键!越早采取行动,拿回费用的可能性越大。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不当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