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p style="color:#6d6d6d;font-size: 16px;">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张海妮
</p>
<!-- 正文图片 -->
<!-- 正文 -->
<p>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盘,A股川军板块的总市值定格在2.88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27%,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温和上行趋势,且跑赢同期主要股指。在178家四川上市公司背后,一幅深刻的产业变迁与价值重估画卷正徐徐展开。</p>
7月25日,由成都市政府与复旦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成都市复旦西部国际金融研究院发布的《四川省上市公司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川股板块正加速告别昔日“一酒独大”的刻板印象,其市值结构、增长动能与企业生态均在发生系统性的质变。以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引擎”正强劲发力,一个更多元、更均衡、更高质量的川股新格局正逐渐被重构。
版图重构:从“消费主导”到“制造强省”的多极支撑
长期以来,以五粮液(000858.SZ)、泸州老窖(000568.SZ)为龙头的日常消费板块,是川股最鲜明的“名片”。《报告》显示,日常消费行业的市值占比,已从白酒牛市巅峰时期的54.63%回落至当前的25.55%,降幅高达29.08个百分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占比回落并非源于龙头企业的衰退,而是川股板块内生结构优化的直接体现。一极的“相对收缩”换来的是多极的强势崛起。
《报告》显示,近五年来,工业板块市值占比提升了10.26个百分点,可选消费和材料板块分别提升了4.67个百分点和4.17个百分点。这背后,是四川“制造强省”战略在资本市场的清晰投射。工业板块总市值已达0.6万亿元,涵盖军工、环保装备、轨交等传统优势赛道,成为支撑川股基本盘的“硬核”力量。
市场的“K线图”也为这一结构变迁投出了赞成票。截至6月30日收盘,今年上半年涨幅居前的川股“黑马”,也多集中在新兴领域。如金时科技(上涨132.69%)所属的材料板块、国光电气(上涨123.67%)和乐创技术(上涨98.96%)所属的信息技术板块、成飞集成(上涨101.96%)所属的可选消费板块,均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爆发力,是当前结构性行情中的核心受益者。
在成都市复旦西部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金晓斌博士看来,川股从“一酒独大”到“多极共振”的核心驱动力还是新质生产力。
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监管部门到交易所都在大力鼓励科创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原来的传统行业实际的增长能力比较弱的情况下,(各地)就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现在四川省正在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的投入,这也是‘十五五’期间要大力扶持的内容。”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这种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报告》指出,四川已形成“主板规模最大、创业板和科创板聚焦新兴产业、北交所服务中小专精特新企业”的多元化格局。其中,拥有100家公司、总市值超2.1万亿元的主板是核心承载;拥有46家公司、总市值超4000亿元的创业板聚焦信息技术和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21家科创板公司集中支持“硬科技”企业融资,体现了四川在科研成果转化上的潜力;11家北交所公司精准服务于中小制造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从地域分布看,上市公司资源高度集中于成都,前五大城市(成都、宜宾、泸州、绵阳、射洪)市值累计占比高达87.06%。除成都外,龙头企业对地方发展的支撑效应极其明显。例如,五粮液一家公司就贡献了宜宾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96.27%,泸州老窖则贡献了泸州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91.62%,天齐锂业贡献了射洪市上市公司总市值的71.48%。这种格局一方面提升了区域资本市场的品牌辨识度,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问题。
价值重估:低杠杆与高盈利能力支撑估值溢价
如果说产业结构变迁是川股的“形”,那么其内在的财务质量和治理结构则是川股的“神”。《报告》通过构建对标基准的创新方法,揭示了川股整体高质量的底色,也解释了市场为何愿意给予其估值溢价。
《报告》发现,四川上市公司在经营策略上整体更为审慎稳健。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四川指数的权益乘数(3.10)远低于Wind全A(6.09),显示出更低的财务杠杆和更保守的经营策略。
难能可贵的是,更低的杠杆并未削弱其盈利能力,反而在“去杠杆”的同时,展现了更高的价值创造效率。“低杠杆、高盈利”的组合拳,充分证明了川股板块的经营质量和内生增长动力。
对股东的回报同样慷慨。《报告》统计发现,过去近一年,有112家四川上市公司实行了分红派息,累计分红146次;63家公司实施了211次回购。从总额上看,四川指数近一年分红高达683亿元,对应股息率2.38%,均显著高于影子指数(575.5亿元,对应股息率2.01%)和Wind全A(570亿元,对应股息率1.99%)。
这种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独特的企业生态。一方面,地方国企以43.8%的市值占比发挥着“压舱石”作用,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22%)。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市值占比达40.81%,成为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从市值分布结构看,川股也呈现出比全国更健康的“厚尾”特征。《报告》分析指出,与全部A股对比,四川省上市公司市值在200亿元以下和600亿元以上两个区间更为集中,呈现“厚尾”分布。四川前10%的上市公司合计市值占比为55.9%,低于全国66.31%的水平。这说明,川股的头部集中度更低,拥有更庞大、更坚实的中坚力量,整体结构更为均衡。

对于未来如何提高整个四川省上市公司的质量, 金晓斌博士对记者指出:“一方面是加快四川省企业上市的步伐, 让具有新 质 生产力的优质企业上市, 进 入资本市场,提高整个地区的证券化率 ; 另一方面就是上市以后如何高质量发展。此外,还要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高质量的顶层设计和规划,继续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建设,让企业高质量地发展。”
<!-- 当没有勾选文章中显示缩略图时,在文章最末尾加上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
<p style="color:#6d6d6d; font-size:small;">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VCG211402494245</p>
<!-- 页数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