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26家公募自购!3600点之上,又有基金公司出手,机构“掏家底”透露啥信号?

维权提醒:如果你或身边的朋友近五年内因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交费导致亏损,别放弃!立即联系小羊维权(158 2783 9931,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帮你讨回公道! 📞立即免费咨询退费


      <p style="color:#6d6d6d;font-size: 16px;">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彭水萍    
      </p>

    <!-- 正文图片 -->

    <!-- 正文 -->
    <p>7月28日,方正富邦基金发布公告称,自7月24日起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金额不少于2500万元,这也是该基金公司年内第二次自购。7月24日,也正是沪指站上3600点之际。</p>

2025年以来,已有126家公募基金公司启动自购,权益类资产更是被多家机构青睐,部分基金公司年内的自购次数不止一次。有分析指出,基金公司纷纷出手自购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后市走向的积极预判。

方正富邦基金开启年内第二次自购

7月28日,方正富邦基金发布公告称,自7月24日开始,公司陆续运用固有资金自购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自购金额合计将不少于2500万元,并承诺对其自购产品持有期限不低于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7月24日,恰好也是近期沪指站上3600点的时间,这也是方正富邦基金今年第二次出手自购。今年4月,方正富邦基金就曾官宣,出资5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方正富邦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将基金公司自身利益与基金业绩、持有人利益深度捆绑,形成“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共同体,彰显了其对自身投研能力的信心以及与投资者共进退的决心,承诺1年持有期也表明了基金公司对市场长期看好,愿意与持有人共同承担风险、分享长期收益,增强投资者信任。

方正富邦权益研究部行政负责人、基金经理乔培涛表示,展望下半年乃至明年,依然维持乐观基调。他表示,尽管国内不会有大水漫灌式的刺激,但宏观政策仍会延续宽松基调,7月以来,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产能出清和供需优化,后续相关行业可能会出现盈利压力缓解的状况。

当前10年期国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叠加房地产弱势,居民储蓄转向股市的动能增强。去年9月熊转牛以来,赚钱效应逐步显现,居民资金加速入市条件成熟。2025年下半年A股的核心驱动力来自“政策宽松+资产荒+产业升级”三重共振,持续看好新质生产力、出海、性价比消费这三大主线。

年内已有126家公募自购旗下基金

随着市场行情的转暖,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已经陆续开启自购模式。Wind统计显示,2025年以来,截至7月29日,已有126家公募机构对旗下基金产品自购,权益类资产更是被多家机构青睐。

从区间净申购的金额来看,股票型基金中,天弘基金净申购的金额最多,达到2.88亿元;混合型基金中,工银瑞信基金净申购金额最多,达到5.4亿元;债券型基金中,广发基金净申购金额最多,达到6.1亿元。

今年二季度以来,安信基金、富国基金、招商资管、新华基金、建信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也公告自购旗下权益基金。

事实上,不仅仅是基金公司发起自购,许多知名基金经理的产品也有基金经理的自购份额。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精选,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兴全合宜灵活配置,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等产品均有对应基金经理的自购份额。

在刚刚披露完的公募二季报中,许多季报记录了基金管理人的申购记录,即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投资相关基金的交易明细,用“真金白银”彰显市场信心。

华润元大富时中国A50指数基金2025年二季报显示,基金管理人季内运用固有资金申购该基金三次,合计交易金额132.37万元;德邦新回报基金二季报显示,基金管理人在季内有三次交易记录,通过基金转换、申购等方式投资该基金,合计交易金额2099.47万元。

市场活力增添机构自购信心 

自购背后的信心或来源于政策利好和经济基本面双重共振支撑,从近期基金公司以及相关投研内容来看,资本市场的投资机会正不断涌现。

有分析指出,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出手自购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后市走向的积极预判。尤其在市场情绪波动或资金面偏紧的阶段,公募自购往往能够起到托底作用,向投资者传递出“看好市场前景”的积极信号。

摩根士丹利基金观点认为,近期A股市场持续强势,其带来的赚钱效应不停吸引场外资金,包括国内个人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陆续入场,乐观情绪持续积聚。关注科技成长、中国制造、新消费等投资机会,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海外市场拓展也非常顺利,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

民生加银基金观点认为,从结构上看,顺周期、有色、券商等板块表现相对较好。展望8月,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财政政策的发力和消费的韧性,使得二季度总需求增速进一步边际改善,这使得即将到来的中报业绩期,科技、消费、中游制造领域均存在业绩边际改善的可能。

    <!-- 当没有勾选文章中显示缩略图时,在文章最末尾加上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
        <p style="color:#6d6d6d; font-size:small;">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184154345</p>

    <!-- 页数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年内126家公募自购!3600点之上,又有基金公司出手,机构“掏家底”透露啥信号?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