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了充满“霸王条款”的投顾合同,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合法申诉,全额退款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当投顾合同暗藏”霸王条款”:一位股民的维权之路与启示

“王老师,您推荐的股票又跌停了!”2023年5月的一个下午,杭州股民张明(化名)颤抖着手指,在微信对话框里打下这行字。三个月前,他在某持牌投顾机构的”金牌分析师”推荐下,先后投入28万元购买所谓”内幕票”,如今账户已缩水近七成。更让他心寒的是,当初签合同时没留意的那些小字条款,现在成了维权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一纸合同背后的”文字游戏”

张明的遭遇并非个案。去年以来,我们接触到大量类似案例——投资者与持牌机构签订的服务合同中,往往暗藏诸多不对等条款。比如某份合同中写着:”乙方(投顾机构)提供的建议仅供参考,甲方(投资者)需自行承担决策风险”,但销售时却信誓旦旦承诺”跟单操作稳赚不赔”。

更常见的是自动续费陷阱。上海阿姨李芳(化名)就吃过亏:”合同里写着’服务期满自动延续’,字小得要用放大镜看!”结果她5.8万元的服务费被连续扣了两年。等发现时,对方拿出白纸黑字的合同,一句”您当时签字确认了”就把人堵得哑口无言。

📞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这些条款可能无效!

虽然合同白纸黑字,但根据《民法典》第497条,明显减轻机构责任、加重投资者义务的格式条款,法院可认定无效。我们梳理出三类常见问题条款:

  1. 完全免责条款
    “无论投资盈亏,服务费概不退还”这类霸王条款,与《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24条要求的”公平对待客户”原则直接冲突。

  2. 模糊承诺陷阱
    某合同中写”年化收益不低于30%”,但补充条款又注明”不构成业绩保证”。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涉嫌违反《广告法》关于禁止虚假宣传的规定。

  3. 单方修改权
    “乙方有权随时调整服务内容”这类条款,剥夺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维权路上的”三板斧”

广东股民陈生(化名)的案例很有代表性。他在发现某持牌机构推荐的股票与公开研报严重不符后,通过以下步骤成功挽回损失:

  1. 固定关键证据

    • 保存所有聊天记录(特别是收益承诺)
    • 录制业务员推销时的语音/视频
    • 对比服务内容与合同条款的差异
  2. 找准谈判突破口
    陈生发现该机构存在”未完整揭示风险”的违规操作,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协商。

  3. 专业协助沟通
    “自己谈总是被绕进去,后来请懂行的人帮忙,三天就谈妥了。”陈生回忆道。专业团队更清楚哪些条款可主张无效,也知道如何把握谈判节奏。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二维码

给投资者的实用建议

  1. 签合同前必做三件事

    • 用手机拍下整个签约过程
    • 要求对重要条款逐条解释
    • 特别关注带有”免责”、”风险自担”字样的条款
  2. 警惕这些销售话术
    ✅”这个票我们有内部消息”
    ✅”跟上操作至少五个涨停”
    ✅”现在签约送独家指标”

  3. 维权黄金期
    通常服务终止后6个月内是最佳维权期,超过一年则难度大增。

如果您也遇到类似情况,记住:那些看似严密的合同条款并非铁板一块。通过专业分析和有效沟通,许多投资者已经成功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关键是要及时行动,用正确的方式打开维权之门。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认为投顾公司存在不当行为,可咨询专业维权服务。小羊维权团队(电话/微信:158 2783 9931)提供”成功追回再收费”的服务模式,已助力众多投资者减少损失。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签订了充满“霸王条款”的投顾合同,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合法申诉,全额退款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