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投顾公司的”霸王合同”?服务与收费严重不符,手把手教你挽回损失
“老师,你们推荐的股票怎么又跌停了?”杭州的王女士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微微发抖。三个月前,她向某持牌投顾公司支付了8万元服务费,对方承诺”每月至少20%收益”,结果账户反而缩水了近一半。当她提出质疑时,对方却拿出合同指着密密麻麻的小字:”投资有风险,收益不保证”…
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投顾”坑”
1. “稳赚不赔”的美丽谎言
广东的刘叔(化名)被拉进一个”私募交流群”,群里每天晒着涨停板截图。”老师说了,跟着操作三个月本金翻倍!”在群托的鼓动下,他咬牙交了5.8万元会员费,结果所谓的”内幕票”不是买不进就是买了就套。”阿拉上海人讲’钞票掼进黄浦江’,真真肉痛煞了!”
2. 服务费像”剥洋葱”
成都的90后小张遭遇更离谱——先是2980元基础服务,接着被忽悠升级到3.8万元的”VIP策略”,最后竟被要求再交10万参加”主力建仓计划”。等他醒悟时,对方早已把微信名从”金牌分析师”改成了”客服008″。
3. 合同里的”文字游戏”
这些公司最擅长的,就是把关键条款藏在合同附件的小字里:
- “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但销售时却说”必涨”)
- “服务期1年”(实际3个月后就失联)
- “可申请退款”(但设置20多项苛刻条件)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三步识别”问题投顾”
1. 查资质也要看口碑
虽然持牌机构能在证券业协会官网查到,但更要留意:
- 是否频繁更换公司名称
- 办公地址是否真实(很多注册在海南却自称在上海)
- 员工是否持证(要求对方出示投顾资格编号)
2. 警惕这些”危险信号”
- 拉群后突然”晒盈利”(P图软件就能做)
- 用”涨停板战法”等夸张话术
- 催促”今天不交费明天涨价”
3. 合同要逐条”排雷”
重点检查:
- 退款条款是否明确
- 服务内容是否量化(如每月几只股票)
- 违约责任是否对等
三、这样操作挽回损失
1. 证据收集”黄金72小时”
- 立即保存所有聊天记录(特别是收益承诺)
- 导出银行流水明细
- 录制APP操作视频(很多公司会突然关闭系统)
2. 理性沟通有技巧
不要直接说”你们骗人”,而是: “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XX条,贵司未充分揭示风险,现申请终止服务并协商费用问题”
3. 专业事交给专业人
去年帮助深圳李女士(化名)追回23万服务费的维权顾问透露:”多数机构收到正式函件后,7个工作日内就会主动联系和解。”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
小贴士:根据行业数据,68%的维权申请在15日内达成和解,关键要把握投诉时效(一般签约后1年内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