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投顾公司的”霸王合同”怎么办?三步教你拿回血汗钱
“老师,我按照你们推荐的股票操作,怎么亏了30多万啊?”杭州的王阿姨握着手机的手都在发抖。三个月前,她在某持牌投顾公司的”金牌分析师”推荐下,缴纳了8.8万元服务费,结果推荐的股票接连跌停。当她想要讨个说法时,对方却拿出合同指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说:”这里写得很清楚,投资有风险哦…”
一、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投顾陷阱
去年上海的李先生(化名)就遇到过类似情况。他在直播间被”每日三支涨停板”的广告吸引,支付5万元成为VIP会员后,收到的却是些基本面堪忧的冷门股。”阿拉上海人讲实惠,这种服务哪能值5万块?”当他要求终止服务时,对方却以”合同约定服务期一年”为由拒绝退款。
这类案例中,投顾公司常用的套路包括:
- 模糊的风险提示:用极小字体将免责条款藏在合同附件
- 过度承诺:口头保证收益,书面却只写”仅供参考”
- 服务缩水:前期热情跟进,收款后回复速度直线下降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三步破解”霸王条款”困局
1. 证据固定要趁早
广东的赵女士(化名)发现服务问题后,立即做了三件事:
- 录屏保存直播间”保底收益20%”的承诺
- 导出全部微信沟通记录
- 打印银行流水标注每笔支付
关键点:根据《证券法》第136条,投顾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收益,这些证据后来成为她协商的重要筹码。
2. 沟通话术有讲究
直接说”你们骗人”容易引发对立,可以尝试:
“老师,当初您说这只股票有重组预期,但现在公司都发澄清公告了,这个情况是不是该重新评估下服务方案?”
北京的张先生(化名)用这种方式,最终争取到60%费用退还。
3. 善用”冷静期”规则
虽然很多合同写着”概不退款”,但多地消协认可金融服务的”冷静期”原则。深圳的案例显示,签约7天内提出异议的成功率可达80%以上。
三、这些维权误区要避开
❌ 情绪对抗:在营业部大吵大闹反而给对方留下把柄
✅ 正确做法:保持冷静,用”我对服务有疑问”替代”你们是骗子”
❌ 盲目投诉:在不了解监管细则的情况下乱扣帽子
✅ 正确做法:重点指出”服务内容与约定不符”等具体问题
最近帮助南京一位投资者追回12.8万元服务费的维权顾问透露:”其实很多机构愿意协商,他们更怕影响声誉。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和筹码。”
如果您也遇到:
- 付费后推荐股票质量明显下降
- 实际服务与宣传严重不符
- 合同存在明显不公平条款
立即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立即咨询退费 158 2783 9931
专业团队帮您分析合同条款,制定协商策略!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