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12:54:56
【盘面】
周五沪深两市双双低开,权重与硬科技比翼双跌,各大指数全线调整,科创板跌超过2.5%,仅软科技和大消费及一些地域炒作逆市活跃,其他又是泥沙俱下的行情。截至午间收盘,两市涨停45只,跌停7只,绿盘个股数量占三成。
【技术分析】
早评中讲到:“4000点整数关口得而复失,拉锯战尚未决出明确胜负,光脚阴线的形态显示出下方支撑仍需进一步验证,在震荡中筛选优质芯片,英伟达概念等硬科技龙头,等待进一步调整可分批布局”,上午大盘低开低走,偏离4000点,看来空头在这场拉锯战中取得了阶段的胜利,这比预期来的早了一些。今日沪指半日成交达 6971 亿元,较昨日的 6668 亿元继续放大,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当前市场多空分歧正持续加大。从盘面表现来看,空方力量暂时占据上风,在此背景下,“防守为主” 成为短期操作的核心策略。趋势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不会被几根 K 线轻易扭转,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调整压力已完全释放。当前市场仍有调整空间,“抄底慢三拍” 是更稳妥的选择,盲目入场可能面临不必要的风险。将视线拉向长期,A 股的表现难免让人感慨。十年前,4000 点被不少人视为牛市起点,然而十年过去,指数却仍在原地踏步。对比美股,差距更为明显,仅纳指近十年就实现了近三倍的涨幅。深入探究 A 股难以走出长期慢牛的原因,诸多问题不容忽视。部分资金凭借实力优势搅动市场,信息差让普通投资者处于被动地位,个别企业的造假行为破坏市场信任,IPO 批量发行有时未能有效筛选优质资产反而催生泡沫,加上部分领域存在的 “人治” 现象,这些因素叠加,使得 A 股长期牛市缺乏坚实基础,更多时候呈现出 “一轮轮收割韭菜” 的态势,区别仅在于每轮收割所讲的 “故事” 规模不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短期需紧跟市场节奏,以防守策略应对调整压力,避免急于抄底;长期则需理性看待市场现状,警惕各类市场风险,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清醒判断,优先选择质地优良、基本面扎实的标的,而非被短期 “故事” 所裹挟。
【策略】
模拟仓位:6;沪指技术支撑:3950点,技术压力:3975点;创业板技术支撑:3200点,技术压力:3230;午后关注点:芯片,两市新股申购:0。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