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补短板到提质量,山海携手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粤黔协作“西秀所需,南沙所能”的总体要求下,广州市南沙区以结对帮扶为核心抓手,从硬件升级、师资培育、模式创新等多方面发力,联动社会资源深度赋能贵州安顺市西秀区教育事业,助力其实现从“补短板”到“提质量”的跨越,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南沙助力夯实教育硬件根基
办学条件的改善是教育提质的第一步,南沙区始终将硬件帮扶作为协作重点。2024年,南沙区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50万元支持西秀区教育基础设施提升项目,覆盖11所学校,直接惠及2万名师生,不仅为校园完善安全防控系统、改造厕所环境、新增学校食堂,还协助打造劳动教育基地,让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步升级。2025年,在东西部协作资金150万元的支持下,西秀区将优化9所学校教学资源,改善学生就餐环境,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备。
如今,西秀区一批重点教育项目加速落地:旧州中学新建学生宿舍楼总投资720万元,建设面积约2400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520个床位,每间宿舍配备独立卫生间与洗漱台,彻底缓解住宿紧张问题;安顺凤凰学校综合楼、市第八小学教育集团北山校区新教学楼等陆续投用,旧州幼儿园整体焕新、区第六幼儿园新都荟分园启用……这些家门口的好学校,既缓解了学位压力,更优化了城乡教育布局,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愿景变为现实。
南沙支教激活教育内生动力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西秀区通过实施教师培训全覆盖计划,培育了包括916名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内的优质师资队伍,并打造44个名校(园)长、名师工作室,形成人才梯队完整、专业成长顺畅的良好局面。
这种良好局面离不开粤黔协作的助力。自南沙区帮扶以来,一方面,西秀区每年选派校(园)长、教师赴南沙区学校跟岗学习,沉浸式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南沙区持续选派骨干教师驻点支教,为西秀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024年,广州市南沙榄核中学副校长麦巨添便远赴西秀,担任旧州中学副校长,“我通过巡课、评课、开讲座,把南沙的教学经验和理念传递给老师们,帮他们转变教育思路。”
麦巨添并非个例。2024年9月,南沙一中邱建平、李亚文、黄伟文等三位教师与他一同驻点旧州中学,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经验,更针对贵州新高考“3+1+2”模式,为师生们量身定制备考策略。2025年9月,南沙区选派刘海等4名专家团队驻点支教旧州中学;10月,计划再派4名教师赴西秀区若飞小学、安顺市第五中学开展支教。
“南沙老师对我们帮助太大了,他们因材施教的方案让学生学习更有方向。”旧州中学教师程金琴感慨道。
南沙协作拓展教育发展新路径
南沙区与西秀区的教育协作,早已从单点帮扶升级为“全方位、立体化”模式。目前,南沙区31所学校与西秀区65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校际联合教研常态化开展,南沙骨干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先进教学方法辐射至西秀各校。
针对搬迁群众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这一痛点,南沙区联动广州市黄埔区三生家庭教育研究院,在西秀区启新学校建立“心理支持空间”,打造情绪宣泄室、团体辅导室、沙盘游戏室等功能室。该项目以“1+3”模式运行,以启新学校为核心,辐射安顺市第五小学3个分校区,覆盖全区7000余名师生。“借助东部资源,我们破解了欠发达地区教师心理健康专业不足的瓶颈。”西秀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罗飞胜表示,这一“心灵港湾”让教育帮扶更有温度。
2025年,在西秀区粤黔东西部协作资金人才培训项目(教育局部分)帮扶资金55万元的支持下,西秀区130名学校基层干部赴东部开展校园安全管理培训;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管理者、教育数字化骨干教师等6个班次、689名教师的培训正在有序推进。
如今,在东西部协作的助力下,西秀区教育发展已结出硕果:西秀区成功创建省市级示范幼儿园20所,2025年旧州中学获评“贵州省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示范性普通高中”,多所学校斩获国家及省市级荣誉。未来,南沙区将持续深化粤黔教育协作,以更精准的帮扶举措,助力西秀区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