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之战,决战“地球村”


《投资者网》引力丨韩宜珈

凉茶王老吉,又因为商标问题“打起来”了。

近日,加多宝公众号转载文章称,其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MultiAccess Limited)在加拿大联邦法院及欧盟普通法院的多起诉讼中,均成功捍卫“王老吉”海外系列商标的合法权益,标志着加多宝品牌国际化战略迈上新台阶。

这一声明,也再一次挑起了“王老吉”商标的争论。不多时,王老吉便在其公众号中回复,“王老吉”品牌在“加拿大及欧盟”等境外商标案件的信息,严重背离事实。王老吉方面声称,加多宝其通过海外离岸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在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恶意注册,干扰其正常拓展海外业务,属不正当竞争行为。

10月10日,加多宝集团再次发布声明,强调自20世纪90年代从王老吉后人处取得凉茶秘方及海外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初完成全球60余国商标注册,宣称“坚决捍卫海外知识产权”。当晚,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强势回应“有病去医院,有事找法院。”

从2011年开始诉讼起,两家的纠葛已持续十多年。如今换了新战场,王老吉又将如何落地? 

一山不容两“吉”

虽然如今加多宝和王老吉纷争不断,但两家曾经也经历过“蜜月合作期”。

王老吉品牌由王泽邦于19世纪初在广东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公私合营,其大陆资产归入广药集团。1995年,港资企业鸿道集团(加多宝的前身)从广药集团获得了红色罐装“王老吉”商标的独家使用权,并于1997年签订了第一份商标许可协议。

签下“王老吉”后,鸿道集团投入巨资进行市场培育和品牌营销,创造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经典广告语,使红罐王老吉从区域性饮品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凉茶巨头,销售额从1亿多元飙升至2010年的160亿元。

但是原有的合同授权存在时效性,王老吉卖得越好,鸿道集团董事长陈鸿道就越担忧未来的归属问题。因此,在原有协议到期前,陈鸿道“剑走偏锋”,通过行贿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李益民的方式,分别于2002年及2003年签订了两次补充协议,将商标租期延长至2020年。这份远低于市场价值的“低价”合同,为后来的争端埋下了伏笔。

2010年,纷争正式开始,广药集团向鸿道集团发出律师函,指出李益民受贿案发,主张此前签订的两份补充协议无效。2011年4月,广药集团正式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作出终局裁决:两份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加多宝)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至此,法律上正式裁定加多宝失去了“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

广药集团就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加多宝使用“王老吉”商标的行为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巨额赔偿。2018年7月,广东高院一审判决加多宝赔偿广药集团14.4亿元。2019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一审判决采信的证据在证据真实性、证据形成方式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

2023年7月,广东高院重新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加多宝赔偿广药集团3.17亿元(计算期间为2010年5月2日至2012年5月19日)。这一金额远低于最初判决,但目前案件可能仍在上诉过程中。

其实在最初2010年,仲裁结果出来前后,加多宝已经开始启动品牌切换,推出了红罐“加多宝”凉茶,并大力宣传“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双方也开始在多个层面开启了“凉茶大战”。

先是经典的红罐包装装潢之争,双方就红罐包装的特有装潢权归属展开诉讼。官司一直打到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8月最高法终审判决,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包装装潢的权益。

不仅如此,广告语也打官司:广药起诉加多宝“改名”广告涉嫌虚假宣传。最终法院判决加多宝停止使用该广告语并赔偿。而“怕上火”的广告语法院最终判决此广告语可由双方共享使用。

如今,经过多年的诉讼,两家的争斗再次升级到了海外市场,加多宝提前抢注了多国的“王老吉”商标,包括“WANGLAOJI”和“WONGLOKAT”的英文商标。而王老吉则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WALOVI”等系列商标注册工作。

现在再次“开打”,境外商标纠纷还要依据各地的不同标准。截至现在,加多宝在加拿大和欧盟诉讼取得胜利,王老吉则表示已在中国澳门、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巴西、韩国、日本、德国、法国、新西兰等21个国家/地区,以商标不使用撤销、商标无效宣告的程序对其恶意注册行为进行打击。现已有10个国家/地区的审理机关作出撤销其商标的决定,包含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巴西等数个国家/地区。

凉茶出海

王老吉和加多宝将商标战火从国内蔓延至海外,核心原因是国内凉茶市场增长已触达天花板,海外的增长前景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近年来,国内凉茶市场增速持续放缓。根据相关数据,2012年至2017年,凉茶市场增速分别为16.7%、15.9%、15.1%、15%、9.7%和9.1%,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8年市场规模甚至同比下降18%。2023年,王老吉所在的凉茶市场销售额约为450亿元,王老吉占比约44%,加多宝为25%。2024年,王老吉大健康板块收入97.05亿元,同比下降12.7%。可见,国内凉茶市场已进入调整期,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放眼海外,全球植物饮料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据欧睿国际数据,2024年全球天然植物饮料市场规模已达890亿美元,年增速保持在6.2%。东南亚植物饮料市场增速达25%(2023年)欧美市场对“天然草本”概念青睐有加,尤其是美国、欧洲等地区,消费者对健康、低糖、天然成分的饮品需求旺盛,这为凉茶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契机。

分地域来看,2023年,王老吉在美国市场销量最好,据了解王老吉已进入美国Costco超市等主流渠道,同时计划建设凉茶博物馆,加大品牌宣传。

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继曾透露,“目前我们在美国市场的销量最好,其次是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地区,过去十年,王老吉的海外市场规模增长了6.5倍,海外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25%”。

东南亚市场,王老吉与百达国际合作覆盖马来西亚永旺、全家等200余家终端,并通过“吃披萨喝王老吉”等本土化营销渗透主流消费场景。在泰国、印尼等国,产品已入驻Makro、Alfamart等连锁商超及便利店网络。

东亚市场,自2020年进入日本后,王老吉已覆盖东京、大阪等核心城市的唐吉诃德、绵半超市及全家、罗森便利店。2025年与双叶产业深化合作,借助其5万平方米仓储中心和Costco等高端渠道,进一步提升市场渗透率。

由于中东对草本饮品的接受度高,也是重点发展的市场之一,王老吉2025年2月与艾杜克国际控股签约,一个月内产品进入当地连锁超市、餐厅,推出阿拉伯语包装和家庭聚会装,精准匹配禁酒文化下的健康饮品需求。

两家公司都在海外建立本地化生产和供应链体系。例如,王老吉已在马来西亚布局生产线,加多宝也在东南亚建厂投产。这种“供应链协同+本土化生产+深度分销”的模式,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并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而加多宝已在马来西亚建成投产首座海外生产基地,并与泰国合作方签约建设第二座海外工厂。

王老吉和加多宝的海外之争,是国内市场见顶后寻求增量的必然选择。当前,全球健康饮品的东风已至,在走向海外的新道路上,两家企业不仅要算“新仇旧账”,更要面对海外商业环境的未知挑战。(思维财经出品)■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凉茶之战,决战“地球村”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