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游戏研究社
]article_adlist–>

被“肝氪”透支之后,韩式MMO正在寻找自己的破局之道。
在MMORPG的编年史中,过去不少韩国作品站在前沿位置。比如将时间拨回二十年前,《天堂》确立了“万人攻城战”的核心玩法,娱美德则打造了《传奇》系列,都算是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作品。
那时提起K-MMO,少不了强对抗、高强度成长的模式,整个品类在全球市场中占了庞大体量,奠定了其“韩式网游”的行业地位。
早年的《传奇2》画面不过任何玩法类型都无法回避周期的考验,包括当下的K-MMO也正深陷“中年危机”。
危机的症结之一是其赖以成功的商业模式——重度P2W,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核心数值和付费绑得很深,过去确实是撑起了可观的商业流水,但如今来看也在持续地透支品类的生命力。
另外就是传统韩式网游特别推崇“苦行僧式”的重复劳动,有时也不是一个“肝”字能简单形容的。这种设计在网游发展早期阶段尚能被接受,但现在就不太受待见,与现代玩家的碎片化时间天生有矛盾。
细说原因还有很多,总之结果是K-MMO在韩国本土之外的全球市场,逐渐从一个大众品类退守成垂直赛道。
面对这种摇摇欲坠的局面,韩国厂商不是没有试过改变,这几年一些试图改良的K-MMO,比较明显的方向是从技术层面寻求突围。
其实MMORPG的发展史,某种程度上也是游戏引擎的迭代史,例如从早期的2D等距视角,到《魔兽世界》等作品所代表的早期3D引擎时代,如今像是《伊米尔传奇》则是用上了虚幻5引擎。

当然,仅凭这样我想还是说服不了大部分玩家——类似“说再多还是用画面提升来包装旧核心”。
例如其中娱美德今年推出的《伊米尔传奇》,也是试图解决一个更深层问题:技术革新到底能给MMORPG带来什么?从上轮测试来看,娱美德不单是想要“更好看的画面”,更多则是“具有沉浸感的叙事”。
因为定位是全球市场作品,《伊米尔传奇》将游戏叙事锚定在北欧神话最恢弘悲壮的部分——“诸神黄昏”。
在进入游戏的前半个小时里,能看出都是在交代一件事——玩家是在一个倾颓的世界中,核心目标不再是单纯“刷怪攻城”那一套,而是要肩负起“阻止末日发生”的使命。虚幻5引擎的作用,则被用来极力强化这种末世背景下的沉浸感。

例如《伊米尔传奇》中不乏电影化运镜的高质量CG演出,引擎迭代后也允许制作往一些自然场景上下更多功夫,类似凛冽的北地雪山、幽深的古代森林,以及熔岩遍布的毁灭之地,总体的真实感和氛围感相比过往作品,提升得确实不是一星半点。

另外提起北欧神话也必然少不了奇观,如诸神居所阿斯加德、连接九界的“世界之树”与“彩虹桥”,在《伊米尔传奇》中,这些都是玩家代入其中的基本条件,如今靠着技术迭代则是越做越“保真”。
不过就《伊米尔传奇》上测的体验来看,其实“使用虚幻5”这事更像搭了一块精致“背景板”,游戏的主要野心是尝试深度“转译北欧神话”,换句话说就是要注重叙事,算是当下许多MMORPG尝试的方向,也是K-MMO最薄弱的环节。
这几年无论是《魔兽世界》还是《最终幻想14》,版本更新都开始更加倾向于强化故事的演出和玩家单人体验,PVP在游戏中的占比被有意识地削弱,也多少反映了MMO破局的另一个趋势:创造一个值得沉浸、有故事的世界。
FF14不少战斗的演出、叙事都值得反复回味相比来说,K-MMO在这方面则有很大进步空间,往往叙事上就接近“就事论事”,类似神话、传说、国战,都只是为PVP、PVE的“刷怪”行为提供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伊米尔传奇》上次测试给我的感觉则是“敢藏”。例如里面的“传奇任务”和“观景点系统”,更多是引导玩家主动去探索,不能用自动化一键完成,反倒是希望玩家“一边逛逛风景一边找路”,发掘隐藏宏大场景背后的故事和设定。逻辑上是通过具体的玩法系统,将晦涩的设定转化为玩家可亲身探索的冒险旅程。

也包括一些细节上的设计,例如“瓦尔基里”在传统神话中是引导英灵的背景角色,在《伊米尔传奇》中则被设计成一种核心伙伴,能和玩家并肩作战;
到了玩家这一块,基础的几个职业也都是照着北欧神话的核心元素——“狂战士”的外形设计明显参考了维京战士的经典形象;“吟遊诗人”在战斗中能够吟唱“英灵殿之歌”来复活队友,直接关联了北欧神话的核心信仰;

包括“女巫”用的也并非泛滥的元素魔法,而是北欧巫术中独特的符文体系。
因为是面向全球市场,这种北欧神话的相关设计本身缩减了距离感,此前我也看过一些玩家群里,人们除了聊攻略,也会就游戏中北欧神话的细节展开讨论。
提到“全球市场”这一概念,《伊米尔传奇》的另一项核心战略:PC、移动设备的跨平台兼容。跨平台的设计本身旨在最大化覆盖用户群,但对MMORPG来说其实也自带一种“内在矛盾”。
就拿打副本来说,MMORPG战斗对时机的要求相对不算苛刻,但PC玩家还是需要一定的精细操作,反观移动端玩家则更期待便捷性、自动化,例如在碎片化时间里完成几个任务。

如何调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这里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伊米尔传奇》的思路:“自动化是为了成长,动作是为了胜利。”
“自动化”这部分好理解,毕竟像是“自动寻路、自动打怪”目前也基本是MMORPG的标配,《伊米尔传奇》也不能免俗,可以全自动处理日常任务、野外刷怪等重复性劳作,在尊重玩家时间这块采用“统一标准”。
不过在决定“胜利”归属的关键内容中,例如高难度的PVE副本挑战和决定服务器格局的PVP对抗,游戏则转而强调“精细的命中确认控制”与即时的闪避机制。

为此游戏也对职业的动作设计做了不少差异化设计,在上一次测试期间,不少职业进入高等级之后,能明显感觉角色技能的动作模组、演出质量逐步提升。
这种针对战斗的拆解思路,具体表现确实还需要日后再观察,好的一方面是,这也算从底层设计上承认了两种用户不同的诉求,不用让玩家再为那种“暴力兼容互通”买单。
结语
不过就算知道MMORPG的缺陷所在,也不代表所有MMO都能成功破局。
例如《伊米尔传奇》才正式展开了全球公测,但这之前游戏在韩国本土已经取得了稳固的商业成功,在MMORPG日渐式微的背景下,这种让行业意外的表现,也成了娱美德迈出本土市场的底气之一。
当然,真正的考验永远在全球市场。
正如文章最初提到的,《伊米尔传奇》要解决的矛盾不少,在抓住了技术红利这个前提后,能否真正摆脱对P2W模式的路径依赖,让PC与移动端玩家重新认识、接受MMORPG的“古老”玩法。
听着就颇有难度,从这种角度来看,《伊米尔传奇》这次起步本身也很照应自己选的北欧神话——在面对“诸神黄昏”之后,新生的挑战者能否为整个世界找到一些新方向、新希望,一切仍然需要拭目以待。

]article_adlist–>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