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简称“高联”)作为全国性数学竞赛,是国内中学生数学学科的重要赛事。竞赛分为一试和二试,分别考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以及平面几何、代数等拓展内容。
今年,该联赛广东赛区一等奖获奖总人数为101人,获奖学子分布在广州、深圳、江门、佛山、汕头5个地级市。其中,广州以53人领跑全省。
获奖人数全省第一的背后,隐藏着广州各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密码。其中,广州外国语学校(下称“广州外校”)从无到有,首次斩获高联省一等奖,且获奖人数位列广州学校第四位,高二学生郭家航、高三学生谭润泽凭借亮眼表现闪耀赛场。近日,记者走进广州外校,了解这所学校是如何在两年内从数学竞赛中强势突围。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
■摄影:新快报记者 邓 迪
保持热爱,坚持终有回报
“得知获奖时其实我并没有很激动,因为赛后复盘估分时,我就知道自己大概率能拿到省一等奖,所以我比较平静。”10月24日,记者在广州外国语学校见到了郭家航同学。对于在高联中的表现,郭同学谦逊地认为是自己“运气好”,即使遇到“卡壳”的难题,他选择暂时跳过,但回头再去尝试时,却能想出好几种解法。
郭同学语气沉稳,但事实上,高联的备考之路漫长且枯燥。暑假期间,郭家航每天都会早起回校做题,甚至晚上10时多还在和教练讨论题目。在这过程中,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是支撑他的最大动力。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学开始接触到数学奥赛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做出题目后的“爽感”、获取新知识后的满足,激励着他不断投入到数学竞赛中。竞赛之余,运动是他最大的爱好,比如足球、跑步等都能帮助他很好地释放学习压力。
对于有志于走竞赛道路的同学,郭家航分享了自己的小诀窍:“要多做题,多总结复习,题量积累是很重要的。”同样,他理解竞赛学子们在备考过程中的挫折和瓶颈,并且认为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挑战,他坦言:“数学竞赛是一个很长的周期,短时间内,投入和收获甚至不一定成正比。但我们要坚持下去,一定要耐得住这个艰难的时候,相信坚持总会有回报。”
“一生一策”助力高联夺冠之路
郭家航的竞赛生涯从初中开始,在高中阶段选择考入广州外校,是因为他听说学校来了一位奥赛名师——徐永杰教练。在此次备战中,徐教练以独特的“一生一策”个性化培养策略,为学生铺就了一条通往领奖台的道路。
“我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竞赛基础和学习历史,量身定制学习计划,针对他们的薄弱板块进行精准训练。”徐永杰介绍道。面对学生在竞赛中遇到的瓶颈,徐永杰总是耐心地帮助他们突破:“当学生知识体系或方法不完备时,我们会先补充相关知识;当训练不到位时,我们会从简单题到难题逐步加大训练难度。”
她还强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经历一段焦虑与痛苦的“跑步期”,面对难题总是感觉快要做出来了,但还是做不出来。这时老师的鼓励尤为重要,“我会在心理上鼓励学生攻坚克难,坚持下去,同时适当提示他们考虑另一种方法或从不同角度思考。”
此次在高联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两位同学给徐永杰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她眼中,二人都是非常热爱数学竞赛的同学,不是为了获奖而学习,这种热爱让他们在面对难题时不会退缩。两位同学的书写非常规范,逻辑严谨,“这在数学竞赛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考试时,他们的答案整洁且逻辑清晰,这是其他竞赛生需要学习的地方。”
谈及高联竞赛与高考的区别,徐永杰指出:“高联竞赛的难度远超高考,尤其是二试,它考查四大模块,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要求极高。”而竞赛奖项的含金量也不容小觑,“这些奖项基本上是很多大学自主招生的金钥匙,初审时都会考察的奖项”。
广州外校打造金字塔式教练团队
短短两年间,广州外校的数学竞赛从无到有,从“0”到“2”,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学校是如何做到的?广州外校副校长李伟在介绍学校奥赛培养体系时说:“我们组建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大学科的‘金字塔式’教练团队,由国际金牌教练领衔,形成金牌教练、骨干教练、优秀青年教师的梯队结构。”教练团队不仅具备顶尖专业能力,更愿意投入大量时间陪伴学生成长,“陪伴是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的教练会全程跟进学生的训练和心理状态。”
在培养模式上,学校推行“一生一策”的精细化规划,“教练会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辅导方案,构建‘培优、强基、奥赛’三位一体的能力培养体系,并衔接升学规划。”李伟特别提到,学校设有专门竞赛中心,提供从住宿餐饮到缺课补课、班主任协同管理的全方位保障,“我们的目标,是让有天赋的孩子不被埋没,让肯钻研的学生拥有最好的舞台。”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