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十五运会开幕式背后的保电升级
新快报讯 记者王彤 通讯员李崧 王颖 缪世超报道 11月9日晚,十五运会开幕式上融合科技与绿色的点火仪式惊艳亮相,主火炬塔被点燃的瞬间,映入观众眼帘的不是真实的火焰,而是由电光水雾系统模拟的“科技火焰”。
11月11日,十五运会广州赛区执委会组织举办“绿电为开幕式注入能量”调研活动,主火炬背后的神秘面纱被揭开:持续“熊熊燃烧”的能量,来自南方电网为此次开幕式表演保供电全球首创的“市电与储能主供”微电网,实现100%绿电驱动点燃开幕式火炬。源自可燃冰的深海之火与天上之光在岭南交汇相融,共同铸就了十五运会的“全绿”之炬。
坚实网架:
保电升级的硬核根基
记者从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获悉,与以往依赖柴油发电机作为主供电源的模式不同,本届全运会开创性地采用“市电与储能主供”新模式,这一创新的底气源自广州电网持续的高可靠性。如今,广州电网已建成441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024年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进入10分钟级别,为“市电与储能主供”提供了坚实基础。
“广州电网的坚强网架让我们有了底气。”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专家顾衍璋谈道:“经过近百次实验验证,我们确信‘市电与储能主供’模式完全能满足开幕式极端负荷需求。”
从不同变电站架设的4回专用供电线路,构成了开幕式供电的第一道坚固防线。而储能系统则是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的第二道防线,这就像为开幕式舞台搭建了一个“超级充电宝”,确保舞台灯光、音响“零闪动”。
绿智融合:
城市能源的未来之路
来自青海、云南、广东三地的光伏电能,与云南、广西山水间奔涌的绿电,在广州的天海间汇聚,形成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共同实现了广州赛区场馆100%绿电供应。
通过购买绿色电力证书匹配西部清洁能源,广州供电局充分挖掘本地光伏潜力——如在广东奥体中心屋顶铺设4000余平方米光伏板,广州为湾区打造了一个“远方绿电送来、本地绿电生根”的绿色样板。据测算,整个十五运会期间,广州赛区场馆将消纳绿电约8565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7.7万吨。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南方区域“风光水储”协同发展的大格局。截至2025年,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已突破2.6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比例提升至40.5%,相当于每用2度电就有约1度是绿电。
数字赋能:
透明电网的智慧实践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电力保障指挥部,巨大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广东奥体中心供电线路的实时状态。这套智慧的保电系统,能精准监测到场馆内每一处重要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同为电力保障装上了一双“火眼金睛”。
这套先进系统的背后,是人工智能和我国自主研发的“电鸿”物联网系统提供的技术支撑。它们共同构建了一套智能运维体系,能够高效协同全市数以百万计的智能电力终端,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智能调度。
工作人员通过“空-天-地”协同的数字化平台,甚至可以远程操控机器狗进行线路巡检,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目前,广州电网已实现了输电、变电、配电、调控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日供电量首次突破4亿千瓦时。在十五运会保电现场,氢动力无人机、机器人等组成的“智能保电小队”,进一步增强了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