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ve(V社)正式发布了新一代Steam Machine,这款定位主机级的设备以15厘米边长的立方体形态亮相,仅 3.1 升的机身容量比PS5 Slim更为紧凑,却内置完整电源模块,相信玩家更关注的是,这款游戏主机的游戏体验究竟如何,值得入手吗?
首先来看配置,在硬件方面,Steam Machine采用AMD定制方案:Zen4架构6核12线程CPU(最高4.8GHz,TDP30W)搭配RDNA3架构28CU显卡(TDP110W,2.45GHz主频),辅以16GBDDR5内存+8GBGDDR6显存,存储提供512GB/2TBSSD双版本。
软件生态方面,主机运行SteamOS3.0系统,借助Proton兼容层解决了初代Linux系统的游戏适配痛点,如今Steam平台绝大多数游戏可无缝运行。同时支持快速休眠唤醒、云存档同步,内置2.4GHz无线模块可直连Steam Controller,无需额外接收器,延续了Steam Deck的便捷体验。
Valve官方宣称,Steam Machine性能较Steam Deck提升6倍,支持光线追踪与FSR超分辨率技术,可实现4K/60帧流畅运行。当然,宣传归宣传,具体的游戏表现还得看实测。
从第三方的游戏测试来看,《CS2》能够达成4K分辨率下的60帧表现,借助FSR技术,《艾尔登法环》等开放世界游戏能在1440p高画质下稳定50-60帧,画面质量接近原生4K,《赛博朋克2077》在1440p高画质下可稳定60帧,但开启光线追踪后帧率骤降至30帧左右,《寂静岭F》等新发布3A大作在同分辨率下偶有卡顿。
Steam Machine的性能瓶颈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GPU仅28个计算单元,8GB GDDR6显存面对高分辨率下的纹理加载压力较大;二是紧凑机身导致的散热限制,高负载下需通过降频维持低温静音运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采用了Linux系统,所以部分游戏是原生不支持的,还有一些游戏的反作弊软件无法运行,也会限制SteamMachine的发挥。
所以我们的结论也很简单,如果你已经在Steam平台积累了充足的游戏库,想要在电视上进行沉浸式游戏体验,那么Steam Machine不仅无需再购买游戏,而且云存档也可以无缝衔接PC进度,游戏体验显然更佳。
对于租房的玩家来说,不想投入太多成本搭建PC主机,那么Steam Machine直连电视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小巧机身加上内置电源可以轻松做到简化布线,而且还支持视频播放,串流投屏等功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但是重度玩FPS游戏,Windows独占游戏,或是追求更好的4K光追体验,那么传统PC则是更优选择。对于休闲玩家和轻度娱乐的用户来说,选择Switch或入门级主机的性价比更高。
新一代Steam Machine标志着Valve终于打通了PC游戏与客厅场景的最后一道壁垒。它并非追求极限性能的性能怪兽,而是以生态开放性、场景灵活性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对于契合其定位的玩家而言,这或许是近年来最值得期待的游戏硬件革新。
<!-- 非定向300*250按钮 17/09 wenjing begin -->
<!-- 非定向300*250按钮 end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