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投顾服务不值这个价?你需要做的第一步是保存好所有证据
“老师,我跟着你们操作三个月,账户反而亏了20多万,这和当初承诺的完全不一样啊!”杭州的李女士握着手机,声音有些发抖。电话那头,投顾公司的客服还在反复强调”投资有风险”,可当初签合同时,业务员明明拍着胸脯说”年化收益不低于30%”……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很多投资者在购买投顾服务后才发现,所谓的”专家指导”可能连最基本的风险提示都没做到。
一、那些年,我们遇到的”不靠谱”投顾
1. 荐股群的”财富密码”陷阱
“每天三支涨停板!”——这是45岁的南京股民王建军(化名)被拉进某个投顾群时看到的口号。在业务员反复游说下,他交了5.8万元服务费,结果所谓的”内幕消息”都是网上能查到的公开信息。更离谱的是,有支被强烈推荐的股票,后来被证实是庄家在出货……
2. 直播间里的”心理战术”
上海白领小林(化名)在某个财经直播间连续听了两周课后,被”讲师”的收益率截图打动,分期支付了12万元升级为VIP会员。但交钱后才发现,那些看似实时更新的操作建议,其实都是盘后才发出的”马后炮”。当小林提出质疑时,对方却以”市场行情变化”为由推脱责任。
3. 服务缩水的”套路”
广州的赵先生(化名)花费8万元购买某投顾公司年度服务后,前两个月还能接到分析师电话,后来就只剩下群发的模板消息。当他要求按合同约定提供一对一服务时,对方却以”服务升级需补差价”为由继续推销……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二、为什么你的投顾服务可能存在问题?
很多投资者直到亏损后才意识到,当初签订的合同里藏着这些”坑”:
- 收益承诺擦边球:虽然合同里写着”不保证收益”,但业务员私下却做出各种口头承诺
- 服务内容模糊化:把”每日推送”写成”适时推送”,把”一对一指导”变成”群发建议”
- 风险提示走过场:开户时让客户快速划过风险告知页面,没有充分提示潜在风险
- 资质信息不透明:有些投顾人员展示的从业资格证编号根本查不到
三、维权第一步:这些证据比争吵更重要
与其和客服反复扯皮,不如冷静收集这些关键材料:
- 沟通记录:微信聊天、电话录音(特别是承诺收益的内容)
- 交易记录:银行流水、支付凭证、合同电子版
- 服务对比:实际收到的服务与宣传资料的差异证明
- 账户盈亏:证券账户的完整交易记录
浙江的周先生(化名)就是靠着保存完整的微信聊天记录,在专业人士协助下,两周内拿回了6万元服务费。他后来感慨道:”早知道应该先查查他们过往的合规记录……”
四、正确维权姿势:理性沟通才能事半功倍
- 先礼后兵:通过官方渠道书面提出服务质疑,要求书面回复
- 量化损失:计算服务价值与实际获得指导的差距
- 阶梯式沟通:从客服到主管再到合规部门,层层推进
- 专业协助:当自行沟通遇阻时,及时寻求专业支持
联系 小羊维权
电话 / 微信同号:158 2783 9931
追回成功后再收费,安全可靠!
五、防患于未然:选择投顾服务的三个忠告
- 查资质: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核实机构及人员资质
- 看合同:特别关注免责条款和服务细则
- 试服务:先选择短期服务测试实际水平
记住,真正专业的投顾机构,一定会把风险提示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而不是一味强调收益率。
如果你已经遭遇类似情况,不要因为觉得”金额不大”就自认倒霉。很多投资者通过合理维权,最终都获得了相应的补偿。关键是要把握时机,在证据完整的情况下及时行动。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法律声明:若您在近五年内,因认为投顾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们提供专业维权咨询服务,助力您维护合法权益,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