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率先盈利 行业整体扭亏还要等多久


                <!-- 相关专题top end-->
                            <!-- 期货推广begin -->

        <!-- 期货推广end -->

        <!-- 秒拍begin -->

        <!-- 秒拍end -->

        <!-- 视频播放器start -->

        <!-- 视频播放器end -->

        <!-- 行情图begin -->

        <!-- 行情图end -->

<p cms-style="font-L">  <font cms-style="font-L">曾经让财险公司陷入亏损困境的新</font>

能源 车险业务迎来转机。部分上市险企2025年上半年经营数据显示,头部险企的新 能源 车险业务已率先实现承保盈利。

  业内人士认为,前期数据积累使产品定价更合理、保费规模扩大摊薄成本、险企强化与车企合作降低赔付成本,以及险企的精细化管理等因素,推动部分险企新 能源 车险业务实现盈利。随着险企定价能力提升、维修成本降低、出险率和赔付率走低,新 能源 车险行业有望在未来三年迎来扭亏的拐点。

   头部公司率先盈利

  “新 能源 车险总体经营情况比较好,已经进入盈利空间。” 中国太保 副总裁俞斌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 太保产险 能源 车险服务车辆数超过530万辆,新 能源 车险原保险 保费收入 105.96亿元,占车险保费比例19.8%。

  中国太保 并非实现新 能源 车险盈利的个例。 中国平安 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平安产险实现承保新 能源 车575万辆,同比增长49.3%,新 能源 车险原保险 保费收入 217亿元,同比增长46.2%,市场份额27.6%,实现当期新 能源 车险业务承保盈利。 中国平安 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 谢永林 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上半年 新能源汽车 保费收入 增长46%,而且 新能源汽车 的承保利润是正的,这是很不容易的数字。”

  此外,被新 能源 车企全资控股的 比亚迪 财险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 比亚迪 财险实现净利润3134.59万元,而该公司2024年全年亏损1.69亿元。

  各家公司暂未单独披露新 能源 车险的综合成本率。不过,从各家公司披露的车险综合成本率来看,这一指标呈下降趋势。2025年上半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 太保产险 的车险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4.2%、95.5%、95.3%,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2.6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

  对于部分险企的新 能源 车险承保盈利,有财险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新能源汽车 保有量增长较快,带动其保费规模快速增长。加上险企在前、中、后端实施精细化管理,包括压降综合费用率、提升定价能力、加强理赔管控等,盈利能力自然提升了。”在他看来,头部保险公司依托前期的数据积累,能够对新 能源 车险实现更加精准的定价,为其实现承保盈利奠定了核心基础。

  律商联讯风险信息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戴海燕认为,随着 新能源汽车 保有量快速增长,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新 能源 车险业务结构发生变化。其中,家用车保费增速最为显著,在 新能源汽车 所有客群中的保费占比从2020年的42%,上升到2024年的67%。目前行业新 能源 家用车的整体赔付率要低于营业客车和货车,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使得整体赔付率下降。

  记者了解到,尽管部分头部险企新 能源 车险业务实现承保盈利,但家用车和商用车的综合成本率仍存在差异,商用车还处于亏损状态。俞斌表示:“家用车的综合成本率比较理想,商用车的综合成本率还是超过了100%。”

  行业扭亏或许还要等三年

  中国精算师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保险行业承保 新能源汽车 3105万辆, 保费收入 1409亿元,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

  记者调研了解到,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在开展新 能源 车险业务时较为谨慎。南方地区某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公司传统车险业务能实现保本微利,新 能源 车险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北方地区某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的新 能源 车险业务盈利空间有限,目前该业务在公司总体业务中的占比极低。

  当前新 能源 车险行业整体面临亏损,主要与 新能源汽车 维修成本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高、车险定价不够充分等因素有关。

  上述南方地区某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能源汽车 出险率较高。出险后,部分 新能源汽车 主机厂要求事故车回店维修,不能在第三方维修厂维修。同时, 新能源汽车 的部分零件在出险后不能维修,只能直接更换,导致 新能源汽车 的维修成本较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认为,除了新 能源 车险行业普遍面临高赔付压力之外,险企数据积累与经验欠缺、兼职营运车风险混淆等也是造成新 能源 车险业务亏损的原因。“中小保险公司因新 能源 车险业务量少,数据储备不充分,风险识别与定价不够精准,且风控管理能力不足,经营难度大,拖累了行业整体盈利状况。此外,兼职 网约车 常以家用车名义投保,险企难以区分,推高家用车投保池子整体出险概率,进而推高赔付成本。”郭金龙说。

  随着头部险企新 能源 车险业务率先进入盈利空间,新 能源 车险行业何时能迎来扭亏为盈的拐点?郭金龙表示,根据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判断,未来3年左右新 能源 车险可能实现行业性盈利,原因在于规模效应下 新能源汽车 的维修成本将降低;车主逐渐熟悉新 能源 车辆后出险率有望下降;险企积累足够多的数据后,定价能力也会提升。

  多方协同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近年来,为解决新 能源 车险“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发展困境,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推出车险好投保平台等。业内人士认为,解决新 能源 车险发展难题,后续还需推动险企、车企等各方形成合力,提高精准定价能力、创新优化产品供给、降低维修成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认为,未来可推动“基本+变动”保险产品按里程或使用性质定价,并扩大数据共享(如驾驶行为)以精准定价,同时鼓励车企开放维修体系以降低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实现精准定价和风险管控是新 能源 车险实现盈利的关键因素。郭金龙建议,应推动车企与险企深度合作,让险企参与构建汽车行业生态。鼓励车企优化车辆设计,增加标准通用件比例,提高车辆维修便利性。支持车企与险企建立战略合作,共享车机行驶数据,协助保险公司精准定价和风险管控。同时,推动工信部门、交通管理部门、保险行业数据广泛融合,全面准确掌握车辆使用性质、行驶里程、事故违章记录等。

  此外,创新新 能源 车险产品,推出更灵活的保险产品也是一大方向。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 能源 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优化新 能源 车险供给。戴海燕表示,通过引入“基本+变动”新 能源 车险组合产品和“车电分离”模式商业车险产品,保险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 新能源汽车 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如开发专属新 能源 保险产品:电池单独险、 充电桩 损失险、电网故障险等,覆盖特有风险;可针对 网约车 等高强度使用场景设计阶梯式保费,按里程或时长计费等分散风险。新 能源 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保险产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率先盈利 行业整体扭亏还要等多久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