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辉鑫 | 走出部队干鸿蒙,激情正当年


“您觉得,开发者与一个操作系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呢?”

张辉鑫推了推眼镜,较有诗意地说:“我觉得,HarmonyOS 与我,算是一种共舞的关系。”

张辉鑫,三年前转做 HarmonyOS 应用开发,当时正值华为持续投入鸿蒙生态人才建设,为 2 万+ 学生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鸿蒙生态开发者超 200 万。

他说, 分布式、轻量化、安全 ,是我对 HarmonyOS 这个操作系统最初的印象。

如今,鸿蒙生态开发者已突破 800 万,数不清的鸿蒙生态线下活动为如张辉鑫这样的 i 人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曝光机会。张辉鑫活跃在各种鸿蒙线下活动中,分享自己的开发经验、心得体会,以及介绍他们团队所开发并上架的鸿蒙应用——兔习惯。

当有程序员向他们投来赞许时,他总是腼腆地打趣道,系统好、生态好,开发者才有发展。因为他总感觉,转战鸿蒙,一切都发展得太快了,知识扩界、技术打磨、人际破圈,皆是他加入鸿蒙这个大家庭的收获。

那么,张辉鑫这位鸿蒙开发者身上又有哪些故事呢?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技术作砥,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与大多开发者的经历不同,张辉鑫身上除了有程序员的那种求知、好问,还有来自于部队的韧劲。他回忆,我是 2016 年部队招飞入伍的,学习和负责当时部队的一些网络维护,也是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专业。

“那个时候,还算是高中生,很多专业上的东西一窍不通,白天上课、晚上去图书室自学、问教导员,硬是跟上了班里的进度,也为大学选择计算机相关专业,打下了基础。”

大学毕业之后的张辉鑫,其实已经拥有了 6 年的开发实操经验,当时他选择了从事 Web 网页、小程序方面的综合开发工作。但久而久之,即便毕业即“熟手”的张鑫辉也察觉出了一些问题。

“在从事鸿蒙应用开发之前,我们也做了很多系统的应用开发,有一种感觉,就是: 很难在圈子里寻求到帮助,开发了几年,感觉还是一个人。

张辉鑫表示,例如一些目前非常成熟,技术也近乎闭环的操作系统,它们的开发者生态确实挺“割裂”的:你很难在圈子里找到一些基础问题的解决方法,大家会觉得“这么基础=不会出问题”,同时,你也很难在圈子里找到一些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因为“棘手问题=你需要付费”。

回忆起初尝 HarmonyOS 操作系统,张辉鑫是这样说的:“虽然 是接触 一个新系统,但官方文档、学习文档却很完善,你在问答贴上提问,不超过 3 个小时,就可以得到回复,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虽说 HarmonyOS 的开发环境还是有一定的门槛,但最开始参与鸿蒙开发的,一定是国人居多,所以整个生态更像是自家人干自家事儿,也就有了张辉鑫口中的“亲切之感”。

再后来,上手鸿蒙之后的张辉鑫开始以独立开发者的身份,组团开发鸿蒙应用。如很多刚开始搞鸿蒙开发的小团队一样,很多环节上的人员配置并不是很完善,但张辉鑫团队依旧凭借激情、思索,开发并上架了一款鸿蒙应用—— 兔习惯

“这个应用更像是我们在业余时间,交给我自己的一份学习答卷。团队里面的所有人,都是这几年才开始转鸿蒙开发的,包括底层架构、功能开发以及前端,很多我们对内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也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对接、沟通的过程当中,渐渐完善。”

“在我心目当中,兔习惯这款应用,应该可以打上 8 分的标准,再接再厉。”

以“创作”的心态,伏案鸿蒙开发

兔习惯 是一款怎样的鸿蒙应用呢?张辉鑫介绍,兔习惯是一款专门用来帮助大家养成好习惯的轻量化应用,比如提醒用户吃早餐、按时喝水、每周阅读等等。

张辉鑫表示,一开始考虑做这款应用的时候,其实也是出自于我们本身就是程序员,常常因为工作,而忽略了我们的生活,希望有那么一款应用,可以让我们平时的一些小计划,“说到做到”。

而在采访中了解到,张辉鑫其实负责的是该应用的图表组件,以及“一多适配”。“对内觉得,一款习惯养成的鸿蒙应用,就应该让大家感觉到舒服,而不是诚惶诚恐的尊崇。”

所以,在兔习惯的开发中,张辉鑫希望让整个交互都变得舒适、丝滑起来,比如一个图标的点击动画、一个记录日的连胜达成。

“其实,HarmonyOS 系统是非常兼容一些创意类小组件的接入的,这让我们不用在功能落地与设计质感之间做妥协——就像兔习惯里的进度环形小组件,我们不仅让它实时同步当日打卡情况,还特意加入了轻触动画,希望能从这种细腻反馈感受里增加一点小温度。”

而在“一多适配”方面,兔习惯更是无缝联动了手机端、平板端,用户不管用二者里的任一设备,都可以得到数据一致的客户端内容,不会一个终端依赖另一个终端的数据,产生冗杂的数据下载过程。张辉鑫表示,任何应用开发,一定得考虑用户的体验,一个人的“习惯”具有唯一性,那么在我们兔习惯的呈现上面,就应该做到无缝一致。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张辉鑫团队在开发兔习惯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除了因人员配置缺失,而需要自学的 UI 设计,更多是来自于 HarmonyOS 开发的效率巧思。“整体来说,兔习惯的开发周期是比较短的,所以为了上架,我们不得不多方求助,以找到更为效率的开发流程。”

张辉鑫提到,当时我寻求帮助最多的,属于是鸿蒙的“工单系统”,开发时的问题整理起来交给工单系统,通常不到 4 个小时,就可以得到完整的解答,并且,根本不会嫌弃是否是我们开发时的低级失误。

“工单解答也非常详细,甚至会给到我们对应资料的链接,这一点,我想是现有企业能够做到的,也让我们感受到,鸿蒙官方一心想把这款系统做好。”

如今,兔习惯这款鸿蒙应用已经顺利上架,也收获了几千位用户的使用、关注。张辉鑫团队的下一步,是考虑将这款应用进一步轻量化,适配于更多的鸿蒙终端,往“1+8+N”全场景终端上靠拢。

激情、包容、成长的鸿蒙开发者们

被问到“鸿蒙人最应该拥有的三种特质”时,张辉鑫聊起之前开发兔习惯的一个晚上。

周四下班,张辉鑫简单与家人晚餐之后,就打开了开发电脑,因为他在等一个工单回复,好解决应用上的一个优化问题。不一会,队内群的小伙伴发来了他自己在官网找到的解决方案,同时,工单邮箱也正好亮起,也是对应的优化方案。

“你知道吗?我有一种预感,我们这款鸿蒙应用,一定能成!鸿蒙也一定能成!”话很朴素,但如果不是张辉鑫及其团队,在一款鸿蒙应用里的死磕,如果没有鸿蒙工单的积极解决,想必也没有如今 HarmonyOS 生态这般星河璀璨。

激情 ,是张辉鑫及其团队在开发鸿蒙应用时的一大重要标签。

而将视角聚焦在张辉鑫个人身上,他又是非常温润的。“我们作为开发者,面对 HarmonyOS 这样一个‘新’系统,还是得 去包容它,相信它在未来的可能 ,就比如,我们开发兔习惯的一大思考就是,填补鸿蒙应用在习惯养成这一领域的小空白。”

相较于安卓、IOS ,HarmonyOS 的生态线确实不长,但无论是系统版本,还是背后无数的开发者都在飞速成长,正如张辉鑫所说,其实我们也在成长,这说明了鸿蒙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系统,程序员思维应该是:减少怀疑,你只要认为它是有价值的,就积极拥抱它。

但其实,HarmonyOS 的出现,非常具有时代竞争力。“ 2019 年,鸿蒙发布,2022 年,AI 起飞。HarmonyOS 势必会去兼容人工智能发展的路径,在升级、迭代方面,也一定远 快于 别的操作系统。”

正如张辉鑫所言,鸿蒙确实是成长于人工智能爆发的时代,无数 AI 工具、大模型能力,也在赋能这个系统的成长,对于现在的鸿蒙开发者来说,鸿蒙已经拥有垂直、高可用的应用集成开发环境“ DevEco Studio ”,在 AI Coding 方面也推出了 CodeGenie 这样优秀的工具,在官网更有许多优秀的开发文档、学习教程,以及背后默默付出的开发者积极问答。

“鸿蒙的成长,其实是中国这一代程序员的集体求索。” 张辉鑫如是说。

或许未来某一天,当鸿蒙走进更多人的手机、家电、汽车,成为生活里习以为常的存在时,我们会想起:这份便捷背后,是一代程序员用热爱扛住压力,用坚守冲破阻碍,在自主创新的路上一步步 “求索” 出来的。

而这 一个 关于鸿蒙的故事,从来不是终点——它是中国程序员们用行动证明 “中国能做出好系统” 的起点,也是中国科技在操作系统领域,向着更广阔未来迈进的序章

                                                                                </div>



Source link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紫竹林-程序员中文网 » 专访张辉鑫 | 走出部队干鸿蒙,激情正当年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关于我们 免责申明 意见反馈 隐私政策
程序员中文网:公益在线网站,帮助学习者快速成长!
关注微信 技术交流
推荐文章
每天精选资源文章推送
推荐文章
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推荐文章
发现有趣的